肺主皮毛理论临证运用举隅
2015-12-4 12:18| 发布者: 雪贝贝| 查看: 14| 评论: 0|原作者: 闵长州 文章来源:江苏省建湖县高作中心卫生院
皮毛为一身之表,是人体的屏障,中医学认为肺与皮毛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生理病理联系。笔者以这一理论为指导,对临床上表现为肌表异常的部分疾病从肺论治,效验颇佳,现撷案例如下。 1 宣肺养阴润燥,治皮肤瘙痒症 孙某,女,54岁,1995年10月25日初诊。患者每于秋冬季节皮肤瘙痒发作,如针刺蚁行感,尤以夜间为重,瘙痒难忍,甚至皮肤抓破出血、疼痛方可减轻,每晚需热水烫洗后方可入睡。屡用非那根、扑尔敏、葡萄糖酸钙、息斯敏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祛风止痒中药内服外洗,疗效欠佳。观其全身皮肤较粗糙,并见搔痕及血痂,舌红、苔薄,脉细数。证属风燥郁结,肺失宣发,肌肤失养。治宜宣肺养阴,润燥止痒。处方:生地黄、北沙参、麦冬、天冬、赤芍、白芍、牡丹皮各15 g,麻黄、甘草、蝉蜕各5 g,桂枝、荆芥、防风各10 g,鸡血藤20 g。每日1剂,煎服2次,复渣煎水外洗。10剂后,皮肤瘙痒明显减轻,继服10剂后,瘙痒基本消失,半年后随访未发。 2 补肺益气滋阴,治肌肤无汗、无知觉症 吕某,男,25岁,1990年8月25日初诊。因患急性脊髓炎在外地医院住院治疗2月余,呼吸困难、四肢弛缓性瘫痪等症稍改善,肌力达Ⅰ~Ⅱ级,颈部以下肌肤无汗,对各种刺激无反应,大小便失禁,伴腰骶部褥疮。因患者及家属对治疗失去信心,加之经济困难要求回本地治疗。接诊后拟痿症收住本院。先予补气血,健脾养肝益肾及配合针灸治疗半月,患者肌力基本恢复,但仍气短乏力,躯干以下肌肤无汗,不知痛痒,二便失禁,舌淡、苔薄,脉细。证为肺肾两虚。治以补肺益气生津,滋肾温阳固涩。处方:红参15 g,麦冬、五味子、鹿角胶(烊)、熟地黄、山茱萸、制附子、肉桂、补骨脂、芡实、桂枝各10 g,甘草5 g,连服10剂。复诊诉肌肤已有汗出,痛、温觉稍有恢复,二便失禁好转。又服5剂,已无明显异常感,继以前方增减调治半月,一切如常人,后结婚并育1子。 3 清肺泄热,治慢性荨麻疹 刘某,女,48岁,1997年6月30日诊。患者6年前突发皮肤瘙痒,并见风团样大小不一红色斑块,发无定处,时起时消,愈抓愈痒,数日一发或一日数发,发作后皮肤如常,曾反复用多种中西药疗效不佳。诊时诉常感口咽干燥,溲黄便结。舌红、苔黄微腻,脉沉细数。证为郁热蕴阻肌肤,营卫失和,生风化燥。治以清肺泄热,疏风润燥。处方:生石膏30 g,知母20 g,麻黄6 g,苦杏仁、连翘、生大黄、赤芍、牡丹皮、桑叶、蝉蜕、乌梅各10 g,甘草5 g。7剂,并嘱饮食忌辛辣、鱼虾等。再诊时瘙痒及其他不适均显著减轻,继服10剂而愈。其后又有轻微发作,仍以上方调治而止。 作者单位:闵长州 江苏省建湖县高作中心卫生院,建湖县高作新村1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