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儿科医案 查看内容

儿科医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 儿科 >> 儿科医案

桂枝汤儿科长期低热症

2015-12-4 18:22| 发布者: 黑巧克力| 查看: 32| 评论: 0|原作者: 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桂枝汤是仲景《伤寒杂病论》方,原方用来治疗太阳中风,恶寒发热、自汗等症,具有调和脏腑、气血、阴阳的功能,是调和营卫之要方。笔者用其治疗小儿诸多疾患,均取得较满意疗效,兹举桂枝汤儿科长期低热症如下:

  沈某,女,5岁,1993年10月6日初诊。患支气管肺炎(恢复期),低热不退已1月余,体温每在37.5~38℃左右波动。偶咳,面色黄白,动则汗出,纳差,二便可,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拟调和营卫,固表清热。方用桂枝汤加青蒿、银柴胡、陈皮、糯稻根,5剂。药后热退,汗出减,但纳食仍少。上方去青蒿,加太子参、炒谷麦芽,继服5剂而愈。

  按:桂枝汤是《伤寒论》首方,似专为伤寒而设。吴鞠通《温病条辨》将此方用于治疗“温病后,脉迟,身凉如水,冷汗自出者”,属温病后表虚之症。前贤也多有将此方用于治疗营卫失和、卫表不固所致发热者。本例患儿因患支气管肺炎,曾住院治疗20余天,用过较大剂量抗菌素。虽高热、咳嗽好转,但低热缠绵不去,且冷汗时出,此系营卫已耗,卫外不固而邪热未撤,因此用桂枝汤调和营卫,青蒿、银柴胡清透余邪,数剂而效。笔者用此方治多例感冒后或肺炎后使用大剂量抗菌素而余热未清的患儿,均获较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