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六卷 草之五-狗尾草
2015-12-6 11:10| 发布者: 喀喀喀2| 查看: 1| 评论: 0
(《纲目》) 【释名】莠(音酉)、光明草(《纲目》)、时珍曰∶莠草秀而不实,故字从秀。穗形象狗尾,故俗名狗尾。其茎治目痛,故方士称为光明草、阿罗汉草。 【集解】时珍曰∶原野垣墙多生之。苗叶似粟而小,其穗亦似粟,黄白色而无实。采茎筒盛,以治目病。恶莠之乱苗,即此也。 茎 【主治】疣目,贯发穿之,即干灭也。凡赤眼拳毛倒睫者,翻转目睑,以一二茎蘸水戛去恶血,甚良(时珍)。 |
2015-12-6 11:10| 发布者: 喀喀喀2| 查看: 1| 评论: 0
(《纲目》) 【释名】莠(音酉)、光明草(《纲目》)、时珍曰∶莠草秀而不实,故字从秀。穗形象狗尾,故俗名狗尾。其茎治目痛,故方士称为光明草、阿罗汉草。 【集解】时珍曰∶原野垣墙多生之。苗叶似粟而小,其穗亦似粟,黄白色而无实。采茎筒盛,以治目病。恶莠之乱苗,即此也。 茎 【主治】疣目,贯发穿之,即干灭也。凡赤眼拳毛倒睫者,翻转目睑,以一二茎蘸水戛去恶血,甚良(时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