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中医 临床经验 名家专辑 查看内容

伍炳彩应用当归芍药散的诀窍①(交流探讨)

2015-11-29 21:02| 发布者: 莎拉酱| 查看: 8| 评论: 0

摘要: 伍炳彩 男,1940年生,江西省吉安县人。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毕业后一直留校任教。师承江西中医学院已故名誉院长姚荷生教授,从事金匮、中医内科教学与临床工作。现任江西中医学院金匮教研室主任,教授、主任中医师 ...
伍炳彩 男,1940年生,江西省吉安县人。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毕业后一直留校任教。师承江西中医学院已故名誉院长姚荷生教授,从事金匮、中医内科教学与临床工作。现任江西中医学院金匮教研室主任,教授、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现任江西省保健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江西省新药评审委员、南昌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组成员、江西中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学科负责人等。临床力倡辨证论治,擅长中医内科杂病,对气管炎、哮喘、心率失常、肝炎、胆囊炎、胃病、神经官能症、肾炎及疑难发热等有较好的疗效。主要著作有《解表法在肾炎中的运用》、《心律失常治法探讨》等30余篇。

当归芍药散两次见于《金匮要略》,一见于《妇人妊娠病篇》,一见于《妇人杂病篇》。本方由当归、芍药、川芎、泽泻、茯苓、白术组成,具有调和肝脾、活血利湿之效。本方是肝脾同治,但以治肝为主;亦为气血同治,但以治血为主。关于本方的应用,近年来报道很多,譬如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不孕、妊娠腹痛、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胎位不正、妊娠中毒症、子宫异常出血、妊娠水肿、产后小便难、闭经、子宫炎、附件炎、卵巢囊肿、子宫肌瘤、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还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胆囊炎、慢性肝炎、泌尿系结石并感染、肠梗阻、痛风、心衰水肿、肾病水肿、脑外伤后综合症(眩晕)、梅尼埃病、脑血栓形成、舞蹈症、冠心病心绞痛、坐骨神经痛、神经炎、过敏性鼻炎、慢性荨麻疹等诸多疾病,这大大扩大了本方的应用范围。《药鉴》谓:“病无常形,医无常方,药无常品,惟在人之善学善用耳。”如何灵活地运用本方,伍炳彩教授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据原文提示用于先兆流产、痛经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谓:“妇人怀妊,腹中痛,当归芍药散主之。”《妇人杂病脉证并治》谓:“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这两条原文虽很简单,但一为妊娠“腹中疠痛”,一为杂病“腹中诸疾痛”,可见其着眼于“痛”字,且痛的部位都在腹中。引起痛的原因虽很复杂,但其总的病机,不外虚实二端或虚实夹杂。盖实则经脉不通,血行不畅,即所谓“不通则痛”;虚则脉道不充,筋脉失养而痛;虚实夹杂则通而不畅,养而不荣,经脉失润而痛。所以前人有“气血以流通为贵”,即是指痛证而言。本方重用芍药敛肝、和营、止痛,又佐以当归、川芎以调肝和血,更配以茯苓、白术、泽泻健脾渗湿。综观全方,有养血疏肝、健脾利湿之力,是寓通于补之方。凡是肝郁血虚、脾虚湿困,以致肝脾不和、气血失调而发生的腹部疼痛,均可以此方加减治疗。据原文,本方常用于治疗先兆流产,除此之外,还可用于治疗痛经等妇科疾病。

1.治疗妊娠腹痛

罗某,女,25岁,1993年5月10日初诊。患者妊娠已2月,近日工作繁忙,遂出现腹部隐痛不适。证见腹部隐隐作痛,休息稍舒,腰酸,腹部有下坠感,口不渴,纳可,食后不胀,大便适中,小便稍黄,苔白,脉弦滑。其症状正符合“妇人怀妊,腹中疠痛”之经文,以当归芍药散加味:当归10g,白芍15g,川芎3g,云茯苓10g,泽泻10g,白术10g,杜仲10g,桑寄生10g,黄芪15g,党参15g。三剂,水煎服。

1993年5月13日二诊。药后腹部隐痛停止,腰酸亦减,腹部下坠感减轻,嘱用上方再服伍剂。药后诸症消失,足月生一男孩。

2.治疗妊娠下血

兰某,女,34岁,1972年2月初诊。患者停经60余天,阴道出血一周,出血量少,色暗红,淋漓不绝,无血块,伴有腰胀,少腹胀痛,胃纳尚佳,无呕吐泛酸,口不干略苦,二便正常。近半月来情绪不佳。经用黄体酮等止血之剂,血量稍少,但仍有阴道出血。脉弦,舌质淡红,苔薄白。妊娠试验阳性。此为肝脾不和,湿滞内停。以当归芍药散加味:当归10g,白芍15g,川芎5g,云茯苓10g,泽泻10g,白术10g,阿胶9g,桑寄生15g,杜仲10g,苎麻根10g。共服10剂,血止,随诊,足月顺产一男婴。

按:本方可用于胎动不安,但目前临床医生多惧而不用,常用寿胎丸。据日本中田敬吾的研究,其对妊娠期服用本方的40例中有回音的27例孕妇及儿童进行了随访调查,结果:27例中未发现因服本方剂对母子健康有不良影响者,此外,在产后母体恢复和小儿发育方面未见到任何有害作用的迹象。现代医学认为,在受精卵分裂旺盛的妊娠初期服药,畸形发生率高;从本方的使用来观察,在胚胎尚未形成以前给药,改善母体内环境,使受精卵形成胚胎的发育过程获得良好影响,未见有致畸性,而且对儿童的健康起着积极的作用。伍炳彩教授每年均可遇类似病例,用当归芍药散加味大多数均获满意疗效,足见经方疗效之可靠。

3.治疗痛经

陈某,女,30岁,患痛经已半年,曾用逍遥散、丹栀逍遥散加味治疗无效,乃来诊。诊时面色萎黄,纳佳,经期尚对期,行经时少腹隐痛便溏,月经量少,色暗红,质较稀,口稍黏,苔白微厚,舌正,脉弦细。证属肝血不足,脾虚有湿。拟当归芍药散加味:当归10g,白芍15g,川芎6g,云茯苓10g,泽泻10g,白术10g,乌药10g,玄胡索10g,川楝子6g。三剂水煎服。药后腹痛止,嘱下月行经时再用3剂以巩固疗效。

二、据肝经循行用于治疗胁腹疼痛

当归芍药散是肝脾两调之方,而肝脾两调之中,又以治肝为主,因此可治肝脾不和,以肝经为主的病变。附件炎、阑尾炎、慢性肝炎等疾病在临床上常见胁腹疼痛,此属肝经循行部位,故可考虑用本方治疗。

1.治疗附件炎

李某,女,35岁,2002年1月20日初诊。诉少腹胀痛,腰骶部酸痛已半年余,近月来感少腹胀痛加剧,伴带下量多白稀,经妇科检查,诊为慢性附件炎。舌淡,苔薄白,脉弦。证属肝脾不和,湿邪内停之少腹痛,治以调肝和脾化湿,用当归芍药散加味:当归10g,白芍15g,川芎6g,云茯苓10g,泽泻10g,白术10g,杜仲10g,桑寄生15g。服5剂少腹疼痛减轻,白带减少,连服20剂,少腹痛除,白带大减。

2.治疗阑尾炎

李某,女,20岁,1983年10月1日初诊。患者自觉右侧少腹隐痛不适已3日,过去亦有类似发作史,此次发作较剧,至某西医院就诊,诊断为慢性阑尾炎,建议手术治疗,因患者害怕开刀,乃求治于余。就诊时除右下腹持续性隐痛外,按之不适,纳可,口黏,大便偏软,小便黄,脉弦。辨为肝脾不和,湿邪内停,用当归芍药散加败酱草15g,红藤20g,服5剂疼痛完全停止。以后曾多次碰到其父,云多年未发。

3.治疗慢性肝炎

黄某,男,32岁,患慢性乙型肝炎多年,经常右胁隐痛不适,休息不好时加剧,纳佳,食后不胀,口稍黏,精神尚可,大黄偏稀,苔白略厚,舌质红,脉细弦。拟当归芍药散加味:当归10g,白芍15g,川芎6g,云茯苓10g,泽泻10g,白术10g,姜黄10g。服7剂后,患者曾来诊数次,因效果明显,效不更方,服35剂疼痛止,口黏除,苔厚转薄白,脉稍弦,嘱用逍遥丸继续调理。

此外还可用此方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具有少腹疼痛脉弦者、慢性前列腺炎亦有效。结石疼痛发作向输尿管放射者,用本方亦效佳。① 第 1 2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