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中医 中医基础 证候探讨 查看内容

从细胞因子网络角度认识“证”(科技动态)

2015-11-29 23:59| 发布者: 亮仔| 查看: 15| 评论: 0

摘要: 究竟怎样认识中医的“证”?中医辨证治疗疾病的机理是什么?这是中医学界都十分关心的问题。近日在“2006北京国际健康论坛”上,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申维玺教授。 病与证的统一性原理 医学作为 ...
究竟怎样认识中医的“证”?中医辨证治疗疾病的机理是什么?这是中医学界都十分关心的问题。近日在“2006北京国际健康论坛”上,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申维玺教授。

病与证的统一性原理

医学作为研究和认识人类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理论体系,其宗旨是阐明人类疾病过程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探索出诊治疾病的有效方法。申维玺教授认为,从理论上分析,研究和认识人类生命现象和疾病过程本质的科学理论体系只会有一种模式——医学,而不会有西医和中医等之分,即医学模式的惟一性原理。中医学的产生和存在是医学发展初级阶段内存在的过渡性医学理论体系,一旦人类破译出生命现象的本质、阐明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各种医学模式的精髓就会真正结合在一起,届时,就只会是一种医学模式。

中医学对人类疾病过程研究和认识的基本单元是证,现代医学则是病,辨证治疗是中医诊治疾病的基本模式,辨病治疗是西医诊治疾病的基本模式。根据医学模式的惟一性原理,虽然病与证的概念和科学内涵有所差别,但二者所研究和认识的对象都是人类的疾病过程,因此,病与证之间必然有着内在的本质联系,是可以统一在一起的,也就是说二者可以在人类疾病的整体发病学过程的某个环节联系和结合在一起,即病与证的统一性原理。

中医证的现代医学概念

申维玺教授解释说,日益增多的事实表明中医的证是由于机体在各种致病因素的损害作用下,细胞因子表达调控异常引起细胞因子网络紊乱的结果;由于细胞因子网络信号传导调控紊乱,引起机体各个系统、器官、组织和细胞都发生一系列的继发性变化,从而出现证的各种病理学改变和临床表现。据此可以给中医证的现代医学概念做出以下定义:证是一类以细胞因子网络紊乱为基本特征(本质)的基本病理过程,不同的证代表了人类疾病过程中不同的细胞因子网络紊乱变化模式。如阴虚证是一种以细胞因子网络紊乱为本质的基本病理过程,它是常出现于结核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高血压和甲亢等病的一种基本病理过程,这些不同的疾病出现阴虚证说明在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或相似的发病学机理和发病学环节(细胞因子网络紊乱),从而引起了相同或相似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病理变化。阴虚证的细胞因子网络紊乱特征是白细胞介素Ⅰ、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相对增强、生物学活性相对升高,而与之相拮抗的细胞因子(群)不能有效地予以拮抗,从而引起细胞因子网络紊乱的结果。

中医辨证治疗的机理

细胞因子网络调节系统在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调节中起着关键作用。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因子网络保持着相对的平衡状态,从而保持了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在病理情况下某些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调控异常引起细胞因子网络紊乱,从而出现各种病理变化。

申维玺教授认为,中医证的发病学机理是由于细胞因子网络紊乱的结果,因此,中医证的实质反映了人体疾病过程中细胞因子网络紊乱的变化规律,不同的证代表了不同的细胞因子网络紊乱模式,如阴虚、气虚、阳虚和血虚证分别是四种不同的细胞因子网络紊乱模式。中医治疗证和相关疾病的作用机理是通过使用中药,以复方中药的多种有效活性成分,以多靶点和多层次的作用方式,调节相关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水平和/或干扰、阻断相关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等多种作用途径,纠正细胞因子网络的异常功能状态,使其恢复到正常的相对平衡状态,从而达到治疗证和相关疾病的作用和效果。如六味地黄汤治疗阴虚证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六味地黄汤中的多种有效活性成分,从不同的作用靶点和途径,或降低白细胞介素Ⅰ和肿瘤坏死因子等炎性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水平,或提高白细胞介素Ⅰ受体拮抗剂等拮抗炎性的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水平,或抑制和阻断白细胞介素Ⅰ等炎性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等,使阴虚证时出现的细胞因子网络紊乱状态恢复到正常的相对平衡状态,从而起到治疗阴虚证和相关疾病的效果。

中西医结合诊治疾病更完善更准确

申维玺教授强调,将西医的辨病治疗和中医的辨证治疗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会使疾病的临床综合诊断更加完善,而且有利于指导疾病的个体化治疗和提高疗效,将会充分显示出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优势。他举例说,慢性乙型肝炎是指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炎症性疾病,西医将其诊断为慢性活动性和迁延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等,这些诊断是属于病因学诊断和病理解剖学诊断,在目前西医的肝炎临床综合诊断中常缺少病理生理学诊断。如果采用中西医结合医学模式诊治慢性乙型肝炎就可以在病因学诊断和病理解剖学诊断的基础上,加上病理生理学诊断的内容——中医的证,其结果是不仅完善了慢性肝炎的临床综合诊断内容,更为准确地反映出病人体内出现的病理变化,而且有利于指导慢性肝炎的病理生理学治疗(中医治疗):当病人表现为血瘀证这种基本病理过程时,应使用活血化瘀的病理生理学治疗;当病人表现为气虚时,应使用补气的病理生理学治疗;当表现为气阴两虚时,应使用滋阴补气的病理生理学治疗;当表现为肝气郁滞时,则应使用疏肝理气的病理生理学治疗等。(于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