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花
2015-12-17 10:08| 发布者: 喀喀喀2| 查看: 4| 评论: 0
栀子花
《*辞典》:栀子花【出处】 《滇南本草》 【拼音名】 Zhī Zi Huā 【别名】 山栀花(《纲目》),野桂花、白蟾花、雀舌花(《滇南本草》整理本)。 【来源】 为茜草科植物山栀的花。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栀子"条。 【化学成份】 含挥发油。 【性味】 《滇南本草》:"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 清肺,凉血。治肺热咳嗽、鼻衄。 《滇南本草》:"泻肺火,止肺热咳嗽,止衄血,消痰。" 【附方】 ①治伤风,肺有实痰、实火,肺热咳嗽:栀子花三朵。蜂蜜少许同煎服。(《滇南本草》) ②治鼻血不止:栀子花数片,焙干为末,吹鼻。(《滇南本草》) 【摘录】 《*辞典》 页首《中华本草》:栀子花【出处】 出自《滇南本草》 【拼音名】 Zhī Zi Huā 【英文名】 flower of Capa Jasmine 【别名】 薝卜花、山栀花、野桂花、白蟾花、雀舌花、玉瓯花、玉荷花 【来源】 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山栀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2.Gardenia jasminlides Ellis var. fortuniana (lindl.) Hara。6-7月采摘,鲜用或晾干。 【原形态】 1.山栀 原植物详栀子条。 2.重瓣栀子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状,高达2m。花萼简倒圆锥形,顶端6深裂,裂片条状披针形,长3.5-4.5cm;花冠简长4-8cm,重瓣,花瓣卵形、倒卵形或椭圆形,长1.5-6.5cm,宽1.2-3.5cm;雌雄蕊退化。花期6-7月。 【生境分布】 华东、中南各地栽培。产于浙江、江西、湖南等地。 【性状】 性状鉴别 本品为不规则团块或类三角锥形。表面淡棕色或棕色。萼简卵形或倒卵形,先羰5-7裂,裂片线状披针形。花冠旋卷,花冠下部连成简状,裂片多数,倒卵形至倒披针形。雄蕊6,花丝极短。质轻脆。昀碎。气芳香,味淡。 【化学成份】 含挥发油。 【性味】 寒;苦 【归经】 肺;肝经 【功能主治】 清肺止咳;凉血止血。主肺热咳嗽;鼻衄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0g;或焙研吹鼻。 【附方】 ①治伤风,肺有实痰、实火,肺热咳嗽: 栀子花三朵。蜂蜜少许同煎服。(《滇南本草》)②治鼻血不止: 栀子花数片,焙干为末,吹鼻。(《滇南本草》) 【各家论述】 《滇南本草》:泻肺火,止肺热咳嗽,止衄血,消痰。 【摘录】 《中华本草》 页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