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中药类 查看内容

中药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籍 >> 中药类

食疗本草

2015-11-17 22:10| 发布者: amtb| 查看: 382| 评论: 0



<目录>卷下
<篇名>苋(苋菜)
内容:(一)补气,除热。其子明目。九月霜后采之。〔嘉〕 
(二)叶∶食亦动气,令人烦闷,冷中损腹。〔嘉•证〕 
(三)不可与鳖肉同食,生鳖症。又取鳖甲如豆片大者,以苋菜封裹之,置于土坑内, 
上以土盖之,一宿尽变成鳖儿也。〔证〕 
(四)又,五月五日采苋菜和马齿苋为末,等分。调与妊娠,服之易产。〔证〕 

<目录>卷下
<篇名>胡荽〈平〉
内容:(一)利五脏,补筋脉。主消谷能食。若食多,则令人多忘。〔心•证〕 
(二)又,食着诸毒肉,吐、下血不止,顿 黄者∶取净胡荽子一升,煮使腹破,取汁 
停冷,服半升,一日一夜二服即止。〔证〕 
(三)又,狐臭 齿病患不可食,疾更加。久冷人食之,脚弱。患气,弥不得食。〔证〕 
(四)又,不得与斜蒿同食。食之令人汗臭,难差。〔证〕 
(五)不得久食,此是薰菜,损人精神。〔证〕 
(六)秋冬捣子,醋煮熨肠头出,甚效。〔证〕 
(七)可和生菜食,治肠风。热饼裹食甚良。〔证〕 
(八)利五脏不足,不可多食,损神。〔心 〕 
(胡荽) 
(九)味辛温一云微寒,微毒。消谷,治五脏,补不足。利大小肠,通小腹气,拔四 
热,止头痛,疗沙疹,豌豆疮不出,作酒 之立出。通心窍,久食令人多忘。发腋臭、香港脚 
。〔嘉补〕 
(十)根∶发痼疾。〔嘉补〕 
(十一)子∶主小儿秃疮,油煎敷之。亦主蛊、五痔及食肉中毒下血∶煮,冷取汁服。 
并州人呼为“香荽”。入药炒用。〔嘉补〕 

<目录>卷下
<篇名>邪蒿
内容:味辛,温、平,无毒。似青蒿细软。主胸膈中臭烂恶邪气。利肠胃,通血脉,续不足气 
。生食微动风气,作羹食良。不与胡荽同食,令人汗臭气。〔嘉补〕 

<目录>卷下
<篇名>同蒿〈平〉
内容:主安心气,养脾胃,消水饮。又,动风气,熏人心,令人气满,不可多食。〔嘉补〕 

<目录>卷下
<篇名>罗勒
内容:(一)味辛,温,微毒。调中消食,去恶气,消水气,宜生食。又,疗齿根烂疮,为灰 
用甚良。不可过多食,壅关节,涩荣卫,令血脉不行。又,动风发香港脚。患 ,取汁服半合 
,定。冬月用干者煮之。〔嘉补〕 
(二)子∶主目翳及物入目,三五颗致目中,少顷当湿胀,与物俱出。又,疗风赤眵泪。 
〔嘉补〕 
(三)根∶主小儿黄烂疮,烧灰敷之佳。北人呼为“兰香”,为石勒讳也。〔嘉补〕 

<目录>卷下
<篇名>石胡荽〈寒〉
内容:无毒。通鼻气,利九窍,吐风痰,不任食。亦去翳,熟 内鼻中,翳自落。俗名“鹅不 
食草”。〔嘉补〕 

<目录>卷下
<篇名>蔓菁(芜菁)〈温〉
内容:(一)消食,下气,治黄胆,利小便。根主消渴,治热毒风肿。食,令人气胀满。〔嘉 
•证〕 
(二)其子∶九蒸九曝,捣为粉,服之长生。压油,涂头,能变蒜发。〔嘉〕 
(三)又,研子入面脂,极去皱。〔嘉〕 
(四)又,捣子,水和服,治热黄、结实不通,少顷当泻一切恶物,沙石草发并出。又 
利小便。〔嘉〕 
(五)又,女子妒乳肿,取其根生捣后,和盐醋浆水煮,取汁洗之,五、六度瘥。又捣 
和鸡子白封之,亦妙。〔嘉〕 

<目录>卷下
<篇名>冬瓜〈寒〉
内容:(一)上主治小腹水鼓胀。〔卷〕 
(二)又,利小便,止消渴。〔卷〕 
(三)又,其子∶主益气耐老,除心胸气满,消痰止烦。〔卷•嘉•证〕 
(四)又,冬瓜子七升,(以)绢袋盛(之),投三沸汤中,须臾(出),曝干,又内汤 
中,如此三度乃止。曝干。与清苦酒浸之一宿,曝干为末,服之方寸匕,日二服,令人肥悦。 
〔卷•嘉•证〕 
(五)又,明目,延年不老。〔卷•嘉〕 
(六)案经∶压丹石,去头面热风。〔卷•心 •嘉〕 
(七)又,热发者服之食。患冷人勿食之,令人益瘦。〔卷•嘉〕 
(八)取冬瓜一颗,和桐叶与猪食之。一冬更不食诸物,(自然不饥),其猪肥长三、四 
倍矣。〔卷•证〕 
(九)又,煮食之,能炼五脏精细。欲得肥者,勿食之,为下气。欲瘦小轻健者,食之 
甚健人。〔卷•证〕 
(十)又,冬瓜人三(五)升,退去皮壳,(捣)为丸。空腹及食后各服廿丸,令人面 
滑静如 
玉。可入面脂中用。〔卷•嘉〕 

<目录>卷下
<篇名>濮瓜
内容:孟诜说∶肺热消渴,取濮瓜去皮,每食后嚼吃三二两,五七度良。〔证〕 

<目录>卷下
<篇名>甜瓜〈寒〉
内容:(一)上止渴,(益气),除烦热。多食令人阴下痒湿,生疮。〔卷•证〕 
(二)又,发瘅黄,动宿冷病,患症瘕人不可食瓜。(若食之饱胀,入水自消。)〔卷• 
心•证〕 
(三)其瓜蒂∶主治身面四肢浮肿,杀蛊,去鼻中息肉,阴瘅黄及急黄。〔卷•证〕 
(四)又,生瓜叶∶捣取汁,治人头不生毛发者,涂之即生。〔卷•证〕 
(五)案经∶多食令人羸 虚弱,脚手少力。其子热,补中焦,宜人。其肉止渴,利小 
便,通三焦间拥塞气。〔卷•证〕 
(六)又方,瓜蒂七枚,丁香七枚,(小豆七粒),捣为末,吹(黑豆许于)鼻中,少时 
治痈气,黄汁即出,瘥。〔卷•证〕 
(七)又,补中打损折,碾末酒服去瘀血,治小儿疳。《龙鱼河图》云∶瓜有两鼻者杀 
人。沉水者杀人。食多饱胀,可食盐,化成水。〔证〕 
(甜瓜) 
(八)寒,有毒。止渴,除烦热,多食令人阴下湿痒,生疮。动宿冷病,发虚热,破腹。 
又,令人 弱,脚手无力。少食即止渴,利小便,通三焦间拥塞气。兼主口鼻疮。〔嘉补〕 
(九)叶∶治人无发,捣汁涂之即生。〔嘉补〕 

<目录>卷下
<篇名>胡瓜〈寒〉
内容:(一)不可多食,动风及寒热。又发 疟,兼积瘀血。〔卷•心〕 
(二)案∶多食令人虚热上气,生百病,消人阴,发疮(疥),及发 气,及香港脚,损 
血脉 
。天行后不可食。〔卷•心 〕 
(三)小儿食,发痢,滑中,生疳虫。〔卷〕 
(四)又,不可和酪食之,必再发。〔卷〕 
(五)又,捣根敷胡刺毒肿,甚良。〔卷〕 
(胡瓜) 
(六)叶∶味苦,平,小毒。主小儿闪癖∶一岁服一叶,已上斟酌与之。生 绞汁服, 
得吐、下。〔嘉补〕 
(七)根∶捣敷胡刺毒肿。〔嘉补〕 
(八)其实∶味甘,寒,有毒。不可多食,动寒热,多疟病,积瘀热,发疰气,令人虚 
热上逆,少气,发百病及疮疥,损阴血脉气,发香港脚。天行后不可食。小儿切忌,滑中,生 
疳虫。不与醋同食。北人亦呼为黄瓜,为石勒讳,因而不改。〔嘉补〕 

上一篇:新修本草下一篇:海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