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叶卷柏
2015-12-17 14:05| 发布者: 冥朝网络| 查看: 2| 评论: 0
细叶卷柏
《全国中草药汇编》:细叶卷柏【别名】 柏地丁、地柏枝[云南玉溪] 【来源】 蕨类卷柏科细叶卷柏Selaginella labordei Hieron.,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 【性味】 淡,平。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消炎退热,止血,止喘。主治伤风鼻塞,肝炎,胆囊炎,小儿高热惊厥,哮喘,浮肿,小儿疳积,口腔炎,鼻衄,月经过多,外伤出血,毒蛇咬伤,烧烫伤。 【用法用量】 0.3~1两;外用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中华本草》:细叶卷柏【出处】 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拼音名】 Xì Yè Juǎn Bǎi 【英文名】 Labord's Spikemoss 【别名】 柏地丁、心基卷柏、地柏枝、毛利利、金花草、鸡脚草、鸡腱草、四叶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卷柏科植物细叶卷柏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laginella labordei Hieron.[ S.hupehensis Pamp.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植株高10-40cm。主茎禾秆色,营养叶二型,在枝两侧及中间各2行;侧叶狭卵形,长2-3mm,宽1-1.5mm,叶基不等,先端具钝尖头,边缘有疏细齿;中叶薄纸质,卵形,长1.5-2mm,宽0.8-1mm,叶基不相等,先端突尖呈芒状,边缘有细刺状齿。孢子囊穗扁单生于小枝顶端,长0.5-1.2cm;孢子叶二型,侧叶卵形,长约1.8mm,宽约0.6mm,先端渐洒呈尾状,边缘有小齿,膜质;中叶较大,长三角卵形,长约2mm,宽约0.6mm,先端钝,边缘有小齿,薄纸质。大孢子囊近球形,生在囊穗下部,小孢子囊圆肾形,生在囊穗上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2800m的林下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 微苦;涩;凉 【归经】 肺;肝;脾;大肠经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平喘;止血。主小儿高热惊风;肝炎;胆囊炎;泄泻;疳积;哮喘;肺痨咳血;月经过多;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大剂量可用至30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有清热利湿、止血、定喘的功能。用于小儿惊风、疳积、肝炎、胆囊炎,肠炎痢疾、哮喘、肺痨咳血、月经不调;外用治口腔炎及外伤出血。 【摘录】 《中华本草》 页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