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分级是怎样 如何预防膀胱癌
2015-11-30 04:34| 发布者: 流年无殇| 查看: 7| 评论: 0
膀胱癌的分级是根据病情及肿瘤的恶性程度来划定,主要由医生进行划分,以至于很多患者不清楚自己在哪一个阶段。那么,膀胱癌分级是怎样?如何预防膀胱癌? 对于40岁以上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应考虑到泌尿系肿瘤的可能性,特别是膀胱癌。综合患者既往史、家族史,结合症状和查体做出初步判断,并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检查方法包括尿常规检查、尿脱落细胞学、尿肿瘤标记物、腹部和盆腔B超等检查。根据上述检查结果决定是否行膀胱镜、静脉尿路造影、盆腔CT或/和盆腔MRI等检查明确诊断。其中,膀胱镜检查是诊断膀胱癌的最主要方法。 根据病情发展程度与恶性程度,膀胱癌分级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级: I级,分化良好,移行上皮层次多于七层且核异形性稍异于正常,核分离偶见; Ⅱ级,上皮增厚,细胞极性消失,中等度核异形性出现且核分裂常见; Ⅲ级,属未分化型,与正常上皮无相似之处且核分裂多。肿瘤的恶性程度与其分化程度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说分化程度越高的其恶性程度就越低,而分化程度越低的其恶性程度就越高。 减少环境和职业暴露可能会降低发生尿路上皮癌的危险。约70%的患者经尿道电切术后复发,术后膀胱内灌注卡介苗或化疗药治疗可使复发率降为25%~40%。常用的灌注化疗药物有丝裂霉素、阿霉素、噻替派、羟基喜树碱等。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全膀胱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为60%~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