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针灸探讨 查看内容

针灸探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针灸 >> 针灸经络 >> 针灸探讨

针刺肩痛穴治疗肩周炎

2015-12-17 20:24| 发布者: 語葵| 查看: 15| 评论: 0|原作者: 杨仲岐

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以50岁左右患者多见,又称“五十肩”。笔者近年来针刺“肩痛穴”治疗本病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其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43岁;病程3个月~2年。早期以疼痛为主者32例,中后期以功能活动受限者18例。

1.2 治疗方法
  
取穴:肩痛穴位于足三里穴下2寸,胫骨前脊外一横指,单侧肩周炎取对侧,双侧则取双侧穴。
  
操作:令患者坐位或立位,常规消毒穴位后,以2~3寸毫针直刺1.5~2寸,进针后施以提插捻转手法,直至针下有强烈的酸、麻、胀得气感后,嘱患者作主动患肩功能锻炼(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上举、环转,医者协助),每次留针40 min。5次为1疗程,1疗程后,隔3 d再进行下1疗程。针刺治疗期间要求患者每日早晚各进行1次肩关节功能锻炼。

2 治疗结果

2.1 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消失,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显效:症状基本消失,关节功能活动明显改善;好转:症状减轻,肩关节活动受限有改善;无效:症状无减轻,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

2.2 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在治疗2个疗程内统计疗效,超过2个疗程者以2个疗程结束时的情况作为统计标准。50例中,治愈37例,显效4例,好转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

3 体会

肩周炎是由于中老年人胶元纤维的退行性改变加上机体内分泌功能紊乱以及外伤、劳损、受凉等诱因作用下所致的一种无菌性炎症,早期常以疼痛为主,日久因炎症加剧及患者畏痛不敢活动致肌肉萎缩,软组织粘连,活动受限。临床常规用针灸、封闭等方法治疗效果缓慢,往往收不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灵枢*官针》云:“凡刺有九,以应九变”,巨刺即为其中的一种,“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与“巨刺”类似的,还有一种“缪刺”,《素问*缪刺法》也是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其区分在于:“巨刺者,刺经脉”,“缪刺者,刺络脉”(即刺出血,又谓之放血疗法),笔者依据此原则,并用上病下取的方法,效果颇佳。
  
值得注意的是:运用本法时针刺深度一定要达到1.5寸以上,且有良好的针感,在治疗中须注意结合肩关节功能锻炼,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促进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