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刀菜
2015-12-18 01:13| 发布者: 冥朝网络| 查看: 2| 评论: 0
金刀菜
《*辞典》:金刀菜【出处】 《湖南药物志》 【拼音名】 Jīn Dāo Cài 【别名】 珍珠风、臭常山 【来源】 为马鞭草科植物广东紫珠的茎叶。全年可采。 【原形态】 灌木,高0.8~2米。小枝略被星状毛。叶对生,纸质,狭椭圆状披针形,长10~20厘米,宽3~5厘米,先端锐尖,基部狭楔形,边缘有细锯齿,两面无毛,下面密生金黄色腺点,侧脉12~14对,在下面凸出;叶柄长约1厘米。聚伞花序腋生;花序柄长0.5~0.8厘米,密被短毛茸;苞片披针形,细小;花萼4浅裂,萼齿钝三角形;花冠白色,管状,先端4裂;雄蕊4,花丝与花冠等长;子房上位,有腺点,4室。核果球形,径约3毫米,紫色。 【生境分布】 生山坡林下。分布广东、湖南等地。 【性味】 酸涩,无毒。 【功能主治】 止痛,止血。治吐血胸痛,偏头风,胃痛,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3~1两。外用:捣敷。 【附方】 ①治吐血胸痛:广东紫珠五钱,茜草三钱,仙桃草三钱,黄茅根一钱。水煎服。 ②治偏头风:广东紫珠七钱。水煎服。偏左加女贞子三钱。偏右加陈皮三钱。 ③治麻疹:广东紫珠三钱,黄牛刺二钱,野高梁二钱。水煎服。 【摘录】 《*辞典》 页首《中华本草》:金刀菜【出处】 出自《湖南药物志》。 【拼音名】 Jīn Dāo Cài 【英文名】 Stem of leaf of Kwangtung Beautyberry 【别名】 珍珠风、臭常山、万年青、老鸦饭、金刀柴 【来源】 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马鞭草科植物广东紫珠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licarpa kwangtungensis Chun[C.brevipes sensu.Hand.-Mazz.;C.japonica Thunb.var.angustata Rehd.]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灌木,高1-2m。幼枝常带紫色,略被性状毛,老枝灰黄色,无毛。单叶对生;叶柄长1-1.5cm;叶片狭椭圆状披针形、披针形或狭披针形,长10-27cm,宽3-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上半部有细齿,两面通常无毛,背面密生细小黄色腺点;侧脉12-15对。聚伞花序宽2-3cm,3-4次分歧,疏被量状毛,花序梗长5-8mm;花萼外面疏被星状毛,结果时脱落,萼齿4浅裂,钝三角形;花冠白色或带紫红色,长约4mm,先端4裂;雄蕊4,花丝与花冠近等长或稍短;子房有黄色腺点。果实球形,紫红色,径约3mm。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1600m的山坡灌丛中或山地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 性状鉴别 小枝有白色星状毛,老枝无毛。叶多皱缩,完整者展平后呈长披针形,长15-26cm,宽3-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上半部有细齿,两面无毛,下面密被金黄色腺点;叶柄长5-8mm。气微味淡。 【性味】 酸涩;温 【归经】 肝;脾;胃经 【功能主治】 止痛;止血。主吐血;偏头痛;跌打肿痛;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摘录】 《中华本草》 页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