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豆根
2015-12-18 01:50| 发布者: 亦夕醉知己| 查看: 2| 评论: 0
棘豆根
《*辞典》:棘豆根【出处】 《吉林中草药》 【拼音名】 Jí Dòu Gēn 【来源】 为豆科植物薄叶棘豆的根。夏、秋季采挖鲜根,洗净。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主根极粗壮,圆柱形。茎极短。单数羽状复叶,长6~10厘米,叶轴细弱,密生长柔毛;小叶7~13,对生,线形,长1.3~2.5厘米,宽1~2毫米,被长柔毛;托叶小,披针形,与叶柄连合。花2~5朵排列成近头状的总状花序;花萼筒状,萼齿条形;花冠紫红色、紫色或红色。荚果近卵圆形,密生短柔毛。 【生境分布】 生于草原、向阳山地。分布河北、山西、内蒙古和东北。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治秃疮,瘰疬。 【用法用量】 外用:捣敷。 【摘录】 《*辞典》 页首《中华本草》:棘豆根【出处】 出自《吉林中草药》 【拼音名】 Jí Dòu Gēn 【英文名】 Root of Thinleaf Crazyweed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薄叶棘豆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xytrois leptophylla (Pall.)DC.[Astragalus leptophyllus Pal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挖根,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薄叶棘豆 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根粗壮,呈圆柱形。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7-13;托叶小,披针形,基部与叶柄合生,密被长毛;叶片线形,长13-35mm,宽1-2m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干后边缘反卷,上面无毛,下面有柔毛。短总状花序生于花梗顶部,有花2-5朵;苞片椭圆状披针形,长3-5mm;花萼简状,长8-12mm,密被毛,萼齿线状披针形,长为萼筒的1/4;花紫红色或蓝紫色,长18-20mm,旗瓣近椭圆形,先端圆或微凹,基部渐狭成爪,翼瓣比旗瓣短,有细长的爪和短耳,龙骨瓣稍短于翼瓣;子房密被毛,花柱弯曲。荚果宽卵形,长14-18mm,宽12-15mm,膜质,膨胀,先端具喙,表面密生短柔毛,内有窄的假隔膜。花期5-6月,果期6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森林草原及草原带砾石性和沙性土壤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等地。 【性味】 苦;性凉 【归经】 肝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秃疮;瘰疬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页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