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消化系统肿瘤 查看内容

消化系统肿瘤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 肿瘤 >> 消化系统肿瘤

结肠癌靶向治疗药物是怎么一回事

2015-11-30 15:37| 发布者: 心之水选择| 查看: 8| 评论: 0

  现在随着医药学的蓬勃发展,很多药物现在都往更高的平台发展,而靶向治疗的药物一直以来是研究的重点,比如,结肠癌靶向治疗药物是怎么一回事?
  分子靶向治疗的进展给临床肿瘤学带来了观念上的改变,与传统的化疗药物相比,靶向药物更多为抑制剂,更加关注的是肿瘤细胞的“休眠”而不是肿瘤“缩小”。因此,传统的以实体瘤的治疗反应为主的肿瘤疗效评价体系已逐渐被以无进展生存期(PTS)和总生存期(OS)为主疗效评价体系所替代。临床上只要瘤体不再继续增大或相对稳定或相对缩小,生活质量较好且能较长时间生存者,均可以算为治疗有效。
  目前对于大肠癌的化疗方案主要有Mayor, IFL, FOLFORI, FOLFOX等方案。但是临床研究显示,虽然这些新药的问世使得大肠癌的有效率和生存时间有显著延长,但是对于有转移的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仍然不甚理想,而且副反应比较明显。而靶向治疗由于其对特异性靶标的高亲和性,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化疗的效果以及患者的耐受性。
  在晚期治疗结肠癌癌的治疗中,分子靶向药物一直被认为是主要的有效药物,并已被纳入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的治疗指南,例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西妥昔单抗和帕尼单抗,以及作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贝伐单抗。贝伐单抗联合化疗对晚期结直肠癌的一线疗效优于单用化疗。
  EGFR在多数恶性肿瘤中过度表达,如肺癌、大肠癌和头颈部鳞癌等。EGFR共有3个结构域,胞外域与EGF和TGF-α相结合,通过自身的二聚化和磷酸化,激活酪氨酸激酶(TK)系统,通过其级联反应,引起肿瘤细胞的增殖、细胞永生化、血管生成和转移。作用于EGFR的靶向药物,通过和EGFR的胞外结构域,阻断EGF和TGF-α与EGFR的结合,从而阻断了TK系统的激活而起抗肿瘤作用。这一类药物主要是单抗类药物。
  以上就是关于结肠癌靶向治疗药物是怎么一回事的相关内容讯息,想要更加详细地了解结肠癌靶向治疗药物的话,不妨可以咨询专业的医师或者药剂师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