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叶刺根
2015-12-18 10:13| 发布者: 心之水选择| 查看: 8| 评论: 0
白叶刺根
【出处】 福建 【拼音名】 Bái Yè Cì Gēn 【来源】 为胡颓子科植物福建胡颓子的根。 【原形态】 福建胡颓子,又名:椬梧。常绿直立灌木,高1~2米。枝具长棘刺,幼枝被褐色鳞片。叶亚革质,倒卵形至卵状矩圆形,长3~4.5厘米,宽0.5~2厘米,先端浑圆,基部楔形,全缘,上面被银灰色鳞片,常脱落,下面鳞片较密;叶柄长4~7毫米。花簇生于叶腋成短总状花序,银白色,外面密被鳞片;花被简短,杯状,长2毫米,上部4裂,内面无毛或疏生白色星状毛;雄蕊4;花柱无毛。果实卵球形,长5~8毫米,密被银白色鳞片,成熟时红色。 【生境分布】 生于山野。分布福建、台湾一带。 【性状】 干燥根呈圆柱形,多切成短段,径约1~2厘米,外表暗棕色,栓皮剥落,有明显的纵沟纹。质极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栓皮层浅红棕色,中柱浅黄色,致密而坚实。 【性味】 酸涩,平。 【功能主治】 祛风理湿,下气定喘,固肾。 【附方】 ①治风湿性关节炎:福建胡颓子鲜根一至三两,酒适量,猪瘦肉四两。加水炖服。 ②治肾亏腰痛:福建胡颓子根一至二两。水煎汤,加红糖适量调服。(性味以下出厦门《新疗法与中草药选编》) 【摘录】 《*辞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