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草莓
2015-12-18 10:44| 发布者: 。。屋里的烟| 查看: 10| 评论: 0
白草莓
《*辞典》:白草莓【出处】 《云南中草药选》 【拼音名】 Bái Cǎo Méi 【别名】 三匹风、野杨莓、草莓(《西藏常用中草药》),白泡儿、白藨、白蒲草(《云南中草药选》),只大萨曾(藏名)。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白草莓的全草。5~10月采集全草,洗净,切段,阴干备用。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茎粗,被鳞片,具多数须根。有纤细的匍匐枝。基生叶有长柄,披散状;羽状3小叶;小叶卵圆形,先端钝圆,基部宽楔形,边缘有粗锯齿,长2~3厘米,宽1.5~2厘米,上面绿色,有疏柔毛,下面灰绿色,密生柔毛。花茎根生;花白色,为总状花序式的小花束,花托膨大而肉质,白色。聚合果球形,小瘦果卵圆形,红色。花期春季。 【生境分布】 生于田边、沟边、路旁草丛及湿润肥沃的土壤中。分布广西、云南、西藏等地。 【化学成份】 预试含鞣质、甾醇、酚性物质,而黄酮、氨基酸、有机酸反应不明显。 【性味】 ①《西藏常用中草药》:"性寒,味甘苦。" ②《云南中草药选》:"苦,凉。" 【功能主治】 祛风,清热,解毒。治风热咳嗽,百日咳,口腔炎,痢疾,尿血,疮疖。 ①《西藏常用中草药》:"祛风止咳,清热解毒。治风热咳嗽,百日咳,疔疮,蛇咬伤,烫伤。" ②《云南中草药选》:"消炎解毒,续筋接骨。治口腔炎,口腔溃疡,血尿,泌尿系感染,腰椎结核,骨折。" ③《广西植物名录》:"解毒,调经,凉血。治红白痢,小儿疳积,刀伤。" ④《藏医常用药物的整理研究》:"治肺、胸内有脓血(以果实为好),并能祛湿清血,疏通血脉(以全草为好)。"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附方】 治毒蛇咬伤,疮疖:鲜白草莓适量,捣烂加红糖外敷。(《云南中草药选》) 【摘录】 《*辞典》 页首《中华本草》:白草莓【出处】 出自《云南中草药选》。 【拼音名】 Bái Cǎo Méi 【英文名】 Herb of Yellowhairy Strawberry 【别名】 三匹风、野杨莓、草莓、白泡儿、白藨、白蒲草、白地莓。 【来源】 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黄毛草莓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ragaria nilgerrensis Schlecht.ex Gay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全草,洗净,切段,阴干或鲜用。 【原形态】 黄毛草莓 多年生草本,粗壮,密集成丛,高5-25cm。茎密被黄棕色柔毛,几与叶等长。叶三出;叶柄长4-18cm,密被黄棕色绢状柔毛;小叶具短柄;小叶片倒卵形或椭圆形,长1-45cm,宽0.8-3cm,先端圆钝,顶生小叶基部楔形,侧生小叶基部偏斜,边缘具缺刻状锯齿,锯齿顶端急尖或圆钝,上面深绿色,被疏柔毛,下面淡绿色,被黄棕色绢状柔毛,沿叶脉上毛长而密。聚伞花序1-6朵;花序下部具一或三出有柄的小叶;花梗被开展的黄色绢状柔毛;花两性,直径1-2cm,萼片卵状披针形,比副萼片宽或近相等,副萼片披针形,全缘或2裂,果时增大;花瓣5,圆形,基部有短爪,白色;雄蕊20枚,不等长。聚合果圆形,白色、淡白黄色或红色,宿存萼片直立,紧贴果实;瘦果卵形、光滑。花期4-7月,果期6-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3000m的山坡草地或沟边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西南及陕西、台湾、湖北、湖南、西藏等地。 【性状】 本品全株被柔毛。根长圆周锥形,被鳞片,具多数须根。茎具黄棕色柔毛。基生叶有长柄,披散状;三出复叶,小叶片卵圆形,先端钝圆,基部宽楔形,边缘有粗锯齿,长2-3cm,宽1.5-2cm。有的可见淡黄色皱缩的小花,球形聚合果黄白色或红色,小瘦果卵圆形。 【化学成份】 预试含鞣质、甾醇、酚性物质,而黄酮、氨基酸、有机酸反应不明显。 【性味】 甘、苦;凉 【归经】 肺;肝;肾经 【功能主治】 清肺止咳,解毒消肿。主肺热咳嗽;百日咳;口舌生疮;疔疮;蛇咬伤,烫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1.《西藏常用中草药》:祛风止咳,清热解毒。治风热咳嗽,百日咳,疔疮,蛇咬伤,烫伤。 2.《云南中草药选》:消炎解毒,续筋接骨。治口腔炎,口腔溃疡,血尿,泌尿系感染,腰椎结核,骨折。 3.《广西植物名录》:解毒,调经,凉血。治红白痢,小儿疳积,刀伤。 4.《藏医常用药物的整理研究》:治肺、胸内有脓血(以果实为好),并能祛湿清血,疏通血脉(以全草为好)。 【摘录】 《中华本草》 页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