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如何最好检查工作

[复制链接]
查看361 | 回复2 | 2013-10-22 16: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人们常见的一种疾病,据小编了解,这种疾病通常有一个潜伏期,在潜伏期这种疾病不容易被发现,那么我们如何做好这种疾病的检查工作呢?
  急性肾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免疫性疾玻一种是由于感染因素引起的,包括最常见的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其他细菌如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沙门菌、脑膜炎球菌等也可诱发肾炎。引起肾病的致病微生物还有支原体、弓形虫、疟原虫。近年来有较多的证据说明,不少病毒也是引起肾炎的重要病原。那么要做哪些检查呢?
  1.尿常规检查 镜检显示红细胞明显增多,尿沉渣检查红细胞达10个满视野/高倍镜。也可见颗粒管型、红细胞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及白细胞;尿蛋白阳性,此种尿常规改变常迁延数月。尿中还可出现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
  2.血液化验 常见正色素、正细胞性贫血,血红蛋白一般在100~120g/L,主要与水钠潴留、血液稀释有关,并与尿毒症的程度相平等。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增加,血沉急性期常增快。
  肾功能检查可见急性期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部分病人可有明显的氮质血症,血中BUN、Scr增高,也可出现高血钾、稀释性低钠血症、高氯性酸血症,血浆蛋白降低。严重者若少尿、无尿或呈急性肾功能不全时,可见显着氮质血症,同时有代谢性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但肾小管功能改变轻微。
  3.细菌学及血清学检查 未经抗生素治疗的患者,约半数咽部或皮肤脓痂分泌物培养示A族溶血性链球菌阳性。约70%的患者,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的滴定度>400U。
  链球菌的菌体外抗原成分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种抗体可作为近期链球菌感染的证据,常用的有抗链球菌溶血素“O”及“S”(ASO、ASS)、抗链球菌激酶、玻璃酸酶、抗DNAM酶B。其中ASO广泛应用于临床。于链球菌感染后3周滴度上升(>1∶200),3~5周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6个月内约有半数恢复正常。脓皮病后肾炎血清ASO、anti-DPNase效价低,抗玻璃酸酶(ASH)及anti-DNase的阳性率较高。
  补体水平测定可见大多数患者补体C3及CH50备解素下降,C3<0.8mg/ml,病后6~8周多能恢复正常。如补体持续下降而不恢复正常,则应怀疑是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或其他系统性疾病(SLE等)。部分病例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测试阳性及冷球蛋白血症。血中纤维蛋白原、第Ⅷ因子和胞质素活性增高。
≈现实很现实。 | 2013-10-30 11: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肾炎厉害就是尿毒症是吧天津月嫂培训
yongkang3214 | 2016-3-6 11: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当不错,感谢无私分享精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