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饮食养生该遵循“八食”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饮食养生该遵循“八食”
[复制链接]
165
|
1
|
2013-11-13 16: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饮食者,人之命脉也”,这是千真万确的。可饮食养生要讲究方式,不光要吃得营养,还要真正懂得吃的科学和方法。
少食
在保证营养前提下的“少吃”。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寿高101岁,他在《千金要方·养性》中指出:“善养性者——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应把握在尚饥非饱之间的状态。他认为,饱食可结积聚之痰,多饮可酿痰癖之患。故提倡养生以少食为佳,最好是“早饭清清一碗粥,夜饭少吃亦教足”。著名的麦凯效应已证实少食可延寿。基因学说也证明,少食可有效地延长端粒DNA序列缩短的速度,而端粒DNA序列是寿命生物钟所在。少食还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体潜能,而具健体强身多种效应。少食的保健作用,还在于它能防治那些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如肥胖症、癌症、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等。
武汉胃肠医院
慢食
在美国、日本、土耳其等一些国家,健康与营养学专家一致在努力倡导新的饮食观念:“想长寿吗?慢点儿吃。”这些专家甚至列举“快餐综合征”的种种表现,从而激发人们摈弃口味千篇一律的速食,回归丰富的传统美食习惯和美食文化,并启发人们懂得“吃得越慢,活得越久”的道理。“一口饭嚼30次,一顿饭吃半个小时”,可以减肥、美容、防癌、健脑。素食
素食是防治文明病的核心措施。营养学家一直在强调,尽量吃植物性食物(蔬菜、水果、豆类等),少吃动物性食物(肉、鱼、禽蛋、奶制品等),尤其要少吃高脂肪含量的食品,才是健康的饮食方式。但单纯素食,绝对素食不可取,应该是“基本吃素”,而不是一点荤也不吃,这也是人的进食原则。
武汉胃肠医院
博食
博食充分体现食物互补的原理。博食是获得各种营养素使营养平衡的保证。日本提出“每天至少吃30种食物”。我国古代医学著作中提出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博食思想,一直受到古往今来的中国人的高度重视。博食的正确办法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注意粮豆混食、米面混食,适当辅以包括肥肉在内的多种动物性食品。
淡食
淡食是指多食蔬菜,少食荤菜,主张薄滋味。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主张“善养性者,常很少食肉,多食饭”。《吕氏春秋》郑重提出:“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之曰烂肠为食。”正如俗话所说:鱼生火、肉生痰、豆腐青菜保平安。多盐、多油、多糖现在称为“三害”,淡食还要有少盐、少油、少糖三大内容。
冷食
“低温可延寿”的观点,正在被人们所推崇。目前多为“外界降温”,而冷食则是内部降温法,胃肠受到大量冷食的刺激,就会加快蠕动,可以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
暖食
食宜暖,但暖亦不可太烫口,以热不灼唇,冷不冰齿为宜。食物过热过烫,对消化道主要是物理伤害;烧灼黏膜、烫伤管壁;过食生冷,寒伤脾胃,运化失调,食满腹胀,甚而痛肠无时,导致呕吐、腹泻、痢疾等病。
鲜食
绝大多数食物均以新鲜为上,许多“活营养素”可得以保持。提倡“鲜吃鲜做”、“不吃剩”。
生食
生食被认为是“良性回归自然”,适合生食的尽量生食。我国人民历来有生食瓜果葱蒜的习惯,但生食范围狭窄。生食某些食物有多种好处。一般的瓜果蔬菜经过高温烧煮,包括维生素在内的许多营养成分会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生食则无此弊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尖爱情渗
|
2016-5-2 09:32: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三千积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whgyt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