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临证不可忽视“饮药”之法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临证不可忽视“饮药”之法
[复制链接]
126
|
1
|
2014-4-22 18: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良方·自序》云:“治病有五难,辨证、治疾、饮药、处方、别药。”然医者每于临证,又最宜忽视“饮药”之法,而致药之功效难收。
饮药主要包括药物的煎煮和服用方法及煎药所用水质优劣等。疾病能否治愈,决定于医者和药物两个方面。辨证准确,处方用药合理,固然很重要,但这只是医者一方面,如果药物配合不上,该切的不切,该捣的不捣,该炒的不炒,该炙的不炙,该先煎后下的同煎,应热服的冷服,应冷服的热服,应食前服的食后服或食后服的食前服,均可影响疗效。故医家徐灵胎云:“服之不得其法,则非当无功而反有害”。
纵观古人饮药,仲景著《伤寒论》立113方,其记载服药方法,即有15种之多,煎药、制药方法也有七八种。伤寒经方历两千多年而不衰,与其特殊的饮药方法很有关系。在临床上,许多老中医善用仲景方而获效,其诀窍也在于其能效仲景之饮药法。如今一些青年中医初入临床,也用经方,但多疗效难显,于是叹曰:以两千年之方,疗今日之疾,何能取效?余曰:非也,如辨证准确而效不佳者,多是“饮药”不得法也。
因此,医者在临证时,一定要重视“饮药”之法,给病人交待清楚药物的煎服方法,这样才算尽到医者之责,否则难以取效。(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txjyl1952
|
2017-1-13 06:59:03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从论坛改版之后,我就已经心灰意冷,对论坛也没抱什么希望了,传说已经幻灭,神话已经终结,留在论坛还有什么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bfkq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