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少私 清静 寡欲 乐观 庄子的养生思想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少私 清静 寡欲 乐观 庄子的养生思想
[复制链接]
127
|
1
|
2014-4-4 20:29:4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唐祖宣 河南省邓州市中医院
庄子,本名庄周,是我国战国时期杰出的哲学家,84岁寿终,可以说是古代的老寿星。他终生不仕,一直过着贫困生活,有时甚至以编织草鞋为生。他的哲学著作《庄子》,是我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文献。庄子主张“无为”,顺其自然,同时强调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他的长寿和养生经验与他的哲学观念是紧密相联的。</p> 庄子主张一切顺其自然。他的人生态度,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即:少私、清静、寡欲、乐观。他生活艰辛,“衣大布而补之”,有时借米糊口。对这些他都抱无所谓的态度。他的妻子死了,惠子去吊唁。他不但不哭,反而坐在尸体旁边,敲着瓦盆唱起来。惠子指责他为什么不哭而歌,他坦然地回答说:“开始我也很悲痛,后来仔细一想,人是怎样来到这个世上,又是怎样离开这个世界的呢?原来人是由气即自然界的非生命物质变化而来,气聚成形,气散则死。现在人的形体已死,又将变成非生命的物质了,故以鼓盆而歌,欢送和庆祝我的妻子重新回归自然。”这番话未必全对,但庄子超然豁达的人生态度却是值得提倡的。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可以学习庄子超然豁达的人生态度来对待。
少 私
庄子认为私心是百病之根。一个人只有心底无私,才能胸怀大志,不计较个人的功名利禄,才会知足常乐,坦荡乐观;陶铸先生所言“心底无私天地宽”也是这个道理。
庄子说:“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他认为,人难以脱离世俗的制囿,人对物欲的“私心”是万恶之源,百病之根。人一旦被“私心”掌握,就会失去正常人的心态,变得贪得无厌,就必然会伤身害命。一个人如果能够保持平易恬淡的心态,“无为而治”,没有私欲那么邪气就不能侵入,就不会形劳精亏导致积劳成疾。他认为只有心底坦荡,气定神闲,以平常心态对待人生,知足常乐才能益寿延年。
清 静
庄子认为“忘我、无欲”,是保持平静心态的基础,也是身心健康的前提。只有做到气定神闲,无欲无求,养护好精神,才能保持身体健康无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如果一个人终日内心惶惶就会引起内分泌失调,造成免疫力下降,必然会百病丛生。
庄子特别重视修心养性,认为一个人的心境会影响到人的精神面貌和身体状况。一个人要做到心境平和、超然自在,很重要的一点是保持心理平衡。
庄子的《在宥》篇中“黄帝求道”讲的是黄帝听说广成子在崆峒山上修行,通晓了宇宙大道,前去求教的故事。广成子围绕心理修养,向黄帝讲述了自己的见解,实际这也是庄子的指导思想。他认为,心理修养着重于两个字:静、清。静与动、清与浊是相对立的。动则会劳累,劳累了精气就会外溢;浊则会混杂,混杂了神情就不得安宁。为了不使精漏神游,就要使内心清静,内心不烦躁,外物就不会干扰。中医学认为,神是人的生命主宰,神不安,就会影响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神又喜静,只有静才能养神,一个人若是整天忙得神不守舍,难于达到静的状态,健康就会受到威胁。这个时候,就应当通过人为的方式,像庄子说的清静养神,以达到神静的目的。
寡 欲
庄子在《庄子·天地》里指出入的五种欲望的“失性”后果:“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曰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三曰五臭熏鼻,困扰中颡;四曰五味浊口,使口厉爽;五曰趣舍滑心,使性飞扬。此五者皆生之害也。”他认为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思想,都存在欲望的要求,对这些欲望应该顺其自然,满足他们的要求。同时应把握好尺度,决不能放纵。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把握不好尺度就容易滑向另一极端。如果放纵自己的欲望,就会出现“失性”的行为,招致祸端或酿成疾病。所以只有节制嗜欲才有助于健体强身。庄子的节欲强身观点是我国古代养生家的重要思想之一,对我们今天的养生保健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庄子还特别强调“人欲不可饱,亦不可纵”,纵欲必招祸染病。少性欲不会损精伤神,节食欲不会劳气伤身,寡得欲不会积虑伤心。
乐 观
庄子认为,人生在世要乐观豁达,他曾形象地比喻说,水泽里的野鹤,十步一啄,百步一饮,逍遥自得,情绪乐观,因之得以保生;而笼中的鸟儿,郁郁寡欢,意志消沉,羽毛憔悴,低头不鸣,因之难以全生。
庄子对人生态度的八个字,高度概括了他的养生思想。我国道家、儒家、佛家等多家学说中,都提到调神摄生的首要思想是静养,而静养的关键是养心。心静则神清,心定则神凝,心神清明,就会使人体气血充盈而身健体康。
<p> 我国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从医学角度提出了淡泊之心对于人体养生、防病的作用。人们应避免遭受自然界的四时不正之气的侵袭,精神上应保持淡泊、坦然、寡欲的状态,这样才能使人体的真气正常运行,精神二气才能固守于体内。保持清静、恬淡而虚无之心,排除私心杂念,专一从事工作和学习或自己喜爱的事情,才能“神气内守”,身心安康。庄子的乐观思想是长寿的一大要素。医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性格与身体是否健康和所生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性格积极、乐观的人不易患精神病、慢性病或重大疾病,即使患病也能因精神因素而较快康复,但不良性格对人体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容易使人患大脑、内脏、精神方面的疾病。庄子主张寡欲是符合中医养生观念的。其八字人生态度至今对我们仍深有教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芬芬富S
|
2016-10-8 15: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mbld3820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