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传染病论坛
›
肝病治疗中心
›
抗乙肝中成药冲剂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抗乙肝中成药冲剂
[复制链接]
253
|
1
|
2009-6-21 16:24:2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板蓝根冲剂
[药品来源]自中药板蓝根提取。
[劝故]清热解毒。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
[主治]用于急、慢性肝炎,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等。证见面色黄,口苦咽干,小便色黄,舌质偏红,脉滑数。
[剂型与规格]
(1)冲剂:每袋10克,相当于原生药16.6克。
(2)注射剂:2毫升含原生药1克、2克、4克。
[使用方法1口服:冲剂成人每次1/2~1袋,儿童每次1/4袋,每4小时1次;肌注:每次2毫升,每日2次。
[注意事项] 注射部位有疼痛感,个别患者可出现过敏反应。
垂盆草冲剂
[药品来源]垂盆草
[功效]清热利湿。
[主治]用于急、慢性肝炎属湿热型的实证患者。证见身目发黄,其色鲜明,发热口渴,心烦食欲不振,乏力,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舌边尖红,苔黄而腻,脉弦数。
[剂型与规格]冲剂,每包10克,每盒30包。
[使用方法]每次10克,每日3次,饭后口服。2~3个月为1疗程。
[注意事项]使用安全,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
[药理研究]药理实验证明,本品对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明显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减轻肝纤维化程度。
复肝康冲剂
[药品来源]丹参柴胡黄芪香附当归赤芍
[功效]疏肝理气、益气养血、活血化瘀。实验证明,本品具有保护肝脏、促进肝细胞修复与再生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主治]用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以肝郁气滞、气滞血瘀、肝郁脾虚型疗效较好。症见胁肋部不适甚则胀痛,善太息,舌色暗,边尖可见瘀点,脉弦或涩;或兼见气短乏力,面色少华等。
[剂型与规格]冲剂:每袋10克。
[使用方法]口服,每次10克,每日3次,3个月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偶有一过性的恶心,腹泻与皮疹,继续服用可消失。
灵芝冲剂
[药品来源]本品由天然或人工培养的多孔菌科灵芝属赤芝或紫芝的子实体制成,含多糖、氨基酸、蛋白质等成分。
[功效]补心安神、养血益气、健脾和胃,具有保肝、调节神经功能、增强免疫等功能。
[主治]用于慢性肝炎、肝硬化伴腹水、脾功能亢进,神经衰弱等。
[剂型与规格]冲剂:每袋13克或每块13克,相当于灵芝3克。
[用法与用量]饭前温开水冲服,每次1袋(块),每日3次。
[药理研究]
(1)保护肝脏作用。能减轻四氯化碳所致的损伤,加强肝脏解毒和蛋白合成作用。
(2)调节神经功能。能加强中枢神经的保护性抑制,调节植物神经功能。
(3)增强免疫功能。
(4)其他有抗肿瘤,强心,止咳,平喘,升高血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
蚂蚁乙肝宁
[药品来源]蚂蚁黄芪茵陈鳖甲三七五味子淫羊藿
[功效]补肾益气、清热利湿、软坚散结。
[主治]用于乙型肝炎和HBsAg携带者。
[剂型与规格]
(1)散剂:每袋5克。
(2)冲剂:每袋10克。
[使用方法]口服,每次1袋(5克或10克),每日3次,3个月为1疗程。
[药理研充]实验研究表明,蚂蚁乙肝宁有明显的护肝作用(降谷丙转氨酶,防止肝细胞脂肪变),免疫力调节作用(适应原样
双相调节作用),可促进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增生和发育,使吞噬细胞作用与溶液菌酶活性增强,提高抗体水平。
乙肝宁冲剂
[药品来源]由黄芪、茵陈、孩儿参、首乌、丹参、茯苓、白芍、白花蛇舌草、金钱草等组成。
[功效]调气健脾、滋肾养肝、利胆清热、活血化瘀。
[主治1用于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迁延型、慢性活动型、乙肝病毒携带者,对急性肝炎也有较好疗效。
[剂型与规格]冲剂,每袋25克。
[使用方法]口服,每次1袋,每日2~3次。慢性肝炎3个月为1疗程。
<div class="par_zx_btn">更多乙肝问题,请点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邵又珏
|
2015-6-22 14: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天气不错pga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肝病治疗中心
突发急性传染病,甲流,禽流感,SARS
布鲁菌病
出血热
乙型脑炎,流脑,脑炎脑膜炎
手足口病
麻疹
肠炎,痢疾,疟疾
性病,艾滋病
风疹,水痘,腮腺炎,猩红热
寻医问药
患者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