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乙肝治疗常见的误区

[复制链接]
查看298 | 回复1 | 2008-5-31 06: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国是乙肝高流行区,乙肝病毒携带者人数占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一。其强大的传染性,严重危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使人们的生活笼罩在恐惧和不安的阴影之中。我国每年都有许多因未能得到有效治疗而转化为肝硬化的病例,最终死于肝癌的人很多。专家指出:现在有许多得了乙肝的患者,对病情认识不足。从而产生了以下诸多误区。
误区一:“得了乙肝就不能治愈了,治疗是浪费钱”
我在门诊遇见一些乙肝患者,治了很久也没有好,丧失了信心。因此,他们经常问医生:乙肝治疗到底有没有用,治疗是不是浪费钱?事实上,任何疾病的治疗都不可能是百分之百有效,而患者要走出对乙肝治疗认识的两个误区。一是要搞清楚治疗的目的。其实,目前乙肝治疗在医学界来讲还没有任何一种方法是可以“断根”的,就是说乙肝是一个很难治的病,但是难治不等于就不治了。现在很多资料认为,治疗对患者来讲是非常有好处的。首先,是控制了病毒以后,患者的肝功能基本正常。如果肝功能反复异常不治疗,很可能导致肝硬化;而经过治疗,发展为肝硬化的机会就能减少。其次,是很多资料显示,慢性乙肝如果不治疗发展成肝癌的机会很大。所以乙肝的治疗目标是控制肝脏炎症,延缓其发展成肝硬化,或者阻止其向肝癌发展。再者,是通过抗病毒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会提高。因为如果不治疗转氨酶就会反反复复升高,就代表着肝脏在不断地受到破坏,然后再不断地修复,患者会经常出现不适症状。美国的数据是,一个乙肝患者如果不治疗,5年之内发展成肝硬化的可能性是12%~25%。所以治疗的真正目的并不是将乙肝病毒完全清除,而是控制乙肝不向肝硬化发展。
误区二:“保肝治疗最重要”
乙肝的治疗,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主要是以保肝护肝为主,所以很多人习惯于肝功能不好就吃保肝药;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特别是2000年以后,抗病毒药已经逐渐普及。尽管乙肝专科医生都知道如何应用抗病毒药,但非专科医生并不都很清楚,特别是拉米夫定刚出来时,很多医生只要看到患者表面抗原阳性就给他吃,导致了很多副作用,所以很多医生、患者认为还是保肝药靠得住。
<div >
druii | 2014-5-12 05: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钱人终成眷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