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请葛壳立石之门,成为一道独特的旅游景点

[复制链接]
查看148 | 回复2 | 2014-7-2 16:2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沧海桑口,诸葛亮当年立石为门的“门”、和历代先后设置的“关”,均已化为战火烟尘。清代最后修筑的关楼,越1935年修筑川陕公路时,困关楼挡道.被拆除。

    从此,剑门关无“关”。游人至此无不望空兴叹,遗憾而过。时下剜门关楼已按规划选址、设计和专家评审,重建如故,于1993年6月底建成对外开放。

  重修的关楼,建筑在大剑礁东侧。靠近崖的砾岩堆积体上。此处地当要冲,视野开阔,川陕公路从关楼西侧通过,可直达西藏。南来北往行人在数百米外,举头可见关楼险峻雄姿。

    关楼主体建筑.两层一瞧.楼高171米。晦层用长80、高宽各厘米的细清条石.构成四面墙体。墙外用黄泥勾缝,泥中混台草籽墙缝绿草如茵,古貌依稀.俨如三国时请葛壳立石之门。



    石墙上中开拱券门洞.高4 5米,宽3 06米进深14米南北贯通。拱券上石刻汉隶“剑阁”二字,为三国时官方通用汉隶书体墙琅南、北、西三方,用仿汉砖瑚筑堞垛。四周辟走5转角通道。

    顶楼四周窗棂洞开.置身窗前远望,山野茫茫炊烟袅袅创七十峰.向眼底奔来。屋盖为重檐歇山式.九脊顶,覆青灰色简形琉璃瓦。四檐外伸翘角当空,风铃阵阵有声。三层墙体均向上收分,显得十分稳固。厦额楹联.高悬檐下柱间,翰墨留香,景观增辉。

  关楼东侧高处筑烽火台,高76米。四周有堞垛射孔平时可登台了望.观山赏景.战时可作狼烟烽火台。俄罗斯地带就完全不同的风景。台与楼以城墙相连,有断有续,石级踏道通达其问。

  剑门关楼壮观雄美,受到国内外游客同声称赞。

何知叫 | 2014-7-2 16:2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个帖子,下班咯~
善尔纲 | 2017-6-27 04:38:25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完楼主的帖子,我的心情竟是久久不能平复,正如老子所云:大音希声,大象希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