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吃盐莫过咸 吃糖只求甜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吃盐莫过咸 吃糖只求甜
[复制链接]
256
|
0
|
2015-11-21 14: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吃盐莫过咸 吃糖只求甜
时间:2015-04-02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温长路
谚语释义
盐和糖都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都有益于人,终生不食者不多。但过量食用盐和糖也都有害于人,不可不知。
养生启示
盐是人类生存和延续所不能缺少的物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盐在其中。糖也是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是生命过程中能量的主要来源。吃盐为求咸,吃糖为得甜,这是人们的基本需求。但咸、甜适度,才能物为所用,才能对健康有益,这是需要研究的问题和掌握的分寸。
盐,生命不可或缺
一个体重70千克的人,身上就有150克盐。中医书籍上说,盐有“和脾胃,消宿食,助肾脏,明目,解食毒”的作用。清晨起床喝1杯盐开水,可治大便于燥;夏天适当喝些盐水,可以防止中暑;用盐水洗发,可减少头发脱落;用盐水洗冻疮,可消炎止痒;寒冷引起的腹痛,把盐炒热敷腹部可缓解疼痛;皮炎烫伤、虫蜇伤,用盐水搽洗能消肿解毒。盐水还有防腐杀菌的作用,以用于水果和外科的消毒。
吃盐过多与高血压发病有直接干系。盐虽然对人体有用,但所需要的数量是有一定限度的。一般情况下,一个成年人每天只要吃5~8克的盐就可以满足机体的需要了,国家的建议标准为每天6克。俗话说:“不吃盐不发渴。”吃盐太多,势必会引起口渴引饮,喝水太多又会加重心和肾脏的负担,进而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如高血压的发生就与过多食盐有关。要重复说明一下的是,我们在提倡限盐的时候不要忘了我们前面说的人离不开盐的前提,长期低盐或突然骤减食盐量将会使人产生无力、疲倦、恶心、呕吐、丧失食欲等不良反应。因此,减少盐的摄人也要适度,万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糖,身体的必需,治病的良药
据测定,糖供给人体的能量,占人体活动所需全部能量的大约70%。有人把糖称为人体的主要“燃料”,足见糖在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婴儿出世后首先就要接触糖,因为母亲的乳汁里就含有乳糖。人要吃饭,而饭的原料粮食中也含有人体需要的大部分糖。
生活中的食用糖,也同时是治病的药物。如红糖具有益气、缓中、化食作用,能治疗妇女月经后期、经行不利、经血色暗红有血块。白糖和冰糖能清热降火,消炎解毒,以治疗咽喉肿痛、口唇赤烂、肺热咳嗽、疮疡溃烂。葡萄糖能强心、解毒、利尿,口服以滋养身体,针剂能挽救危亡。饴糖(麦芽糖)能补虚冷、健脾胃、润肺止咳,以治疗虚寒胃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和咳嗽喉痛。
吃糖过多 疾病缠身。同盐具有两重性一样,糖也具有两重性,有益又有害,能治病又能致病。食糖过多,会造成胃酸分泌过多、腹胀,影响食欲,这是一般所见。少年儿童过量食糖,或伤其齿,发为龋病;或影响钙质合成,发为佝偻病;或造成维生素B1缺乏,诱发近视眼;或为脓球菌繁殖创造条件,造成疮疡不断。
一句话,“吃盐莫过咸,吃糖只求甜”的谚语,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之谈,是符合科学道理的。(作者单位为中华中医药学会)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wǒ想我是海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