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转帖]建议将《内经》(教材)更名为《医经》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转帖]建议将《内经》(教材)更名为《医经》
[复制链接]
1049
|
0
|
2003-1-24 23:47:5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建议将《内经》(教材)更名为《医经》
陈业兴
晋代皇甫谧在没有史料作证的情况下,擅自将独立的著作《灵枢》与《素问》两部医经合称为《黄帝内经》,犯了一个贻误后人的错误。这是笔者在刘澄中的著作《大陆经脉史学研究的新检讨——从经脉现象、出土脉书与经脉木人说起》一书中了解到的。
该书引用清代姚际恒《古今伪书考》:“以汉志有内经十八卷,以素问九卷、灵枢九卷,当内经十八卷,实附会也。”又写道,1983年,今人吴氏对皇甫谧之说提出异议。继后1983年廖育群、1991年田树仁与王建中、1992年余自汉等人,均有重要举证,力斥皇甫谧之谬说。廖育群所撰《今本〈黄帝内经〉研究》的内容提要有云:“由《素问》与《灵枢》两部独立著作组成的传世本《黄帝内经》,并非《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黄帝内经十八卷》。”田树仁与王建中所撰论文的题目即是《〈灵枢〉、〈素问〉并非〈黄帝内经〉——兼论〈灵枢〉、〈素问〉成书于东汉》。刘澄中书中还有许多引证,均认为《灵枢》与《素问》是东汉以前历代医著的总汇集,是两部独立成书的著作。最近严季澜编撰的《十部医经类编》也以《灵枢》、《素问》为独立的两部著作入编。
据此,笔者认为:《内经》(教材)应更名为《医经》,内容应包括《灵枢》、《素问》与《难经》等三部著作才符合实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志一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