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自古医家精翰墨

[复制链接]
查看2066 | 回复6 | 2004-9-5 23: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综观史册和医籍艺苑,古往今来,精研歧黄、著书立说的医学家,多是兼工丹青翰墨的书画家。两家医艺相兼,浑然一体,相得益彰,雅趣无量。
上朔六朝时期,丹阳陶弘景,幼年聪颖,既医又书,工诗文,著述甚多,共223卷,《本草经集注》就是他的代表作,他精研行草,其书清秀神韵;博及隶书,古朴工整,为后世医家开辟了医艺相兼的先河。
宋朝庞安时,幼时读书过目不忘。父世业医,令读《脉诀》。安时应曰:“此不足为也。”他取叔和之脉书,读后能通其说,并时出新意,后览《灵枢》、《素问》,尤精《伤寒论》,妙长沙遗旨,著《难经辨》、《本草补遗》等书行于世。为人治病十愈八九,活人无数,他业余时间以书画自娱,后来竟成为一个出名的书画家。
明末名医郑谷口,白天忙于诊务,夜晚泼墨挥毫,潜心书画,善行草,工八分,苍劲挺拔;画山水,绘鱼虫,栩栩如生。清朝书画评论家在《评书贴》中说:“谷口的八分间参草法,朴而自古,拙而自奇,为一时名手。”由于他的书画高妙,医名竟被书名所掩。
清初傅山先生,既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的《傅青主男女科》的撰著者,治病应手而效,又是高明的书画篆刻家,真草、隶篆、山水花草、秦玺汉印,无一不精。顾亭林评说:“傅氏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喜花草,工书法,浑然一体。”郭沫若称他的书法“豪迈不羁”。当时清朝康熙皇帝以博学鸿识召入京都。
清中叶后,陆氏懋修父子二人皆医精书妙,名传遐迩。懋修从医,研究经典,著有《内经运气病释》,余暇书画,功底雄厚,素有医艺并茂之称。其自乃同治十三年状元,官至工部尚书、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等,他既通医术,又善书法,其风守法严谨,书体工整,具有中和之美。至今仍有遗墨在故宫和颐和园收藏,成为当今的稀世之宝。
就近代和现代而言,集医术与书画于一身者亦为数不少。如北京“四大名医”中的孔伯华、萧龙友二位大师,也是久负盛名的书画家。孔精于画梅,其姿态逼真,书体清秀而生气韵;萧工隶书和章草,笔法浑厚拙寓妙中。既师承传统,又富有鲜明的个性。身居医林巨匠又是论书传人的程门雪,堪称医道精深,书遍诸家,艺趣妙生的多面手,不仅医德高尚,且书画也为世人所称颂。其书法由唐入手,上承北魏、晋朝二王,下涉清民至今邓石如、吴昌硕、沙孟海、启功大师等,其笔画浑厚圆熟,筋骨有力。
医艺相间,书画同源,历来名家翰然,诚为沧海一粟矣。
中庸之医 | 2004-9-10 09:49:3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自古医家精翰墨

古传八艺,琴棋书画,医卜星山,有一个共同的根,那就是道。
学习古文化关键是懂得如何学习的心法。学医同样如此。
cwh98 | 2004-10-4 22:27:3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自古医家精翰墨

赞同!
bioTCM | 2005-1-11 20:34:2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自古医家精翰墨

山是什么意思
渊源 | 2005-4-16 18:42:3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自古医家精翰墨

下面引用由中庸之医2004/09/10 09:49am 发表的内容:
古传八艺,琴棋书画,医卜星山,有一个共同的根,那就是道。
学习古文化关键是懂得如何学习的心法。学医同样如此。
顶!谢谢赐教!!
jywzb | 2006-2-3 10:36:5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自古医家精翰墨

万源归一,其道相通!
jywzb | 2006-2-9 10: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自古医家精翰墨

修道、修德、修身、修法,同理同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