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第71篇 信息论(4)— 信息的分类和特性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第71篇 信息论(4)— 信息的分类和特性
[复制链接]
1092
|
1
|
2005-8-9 17: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第71篇 信息论(4)— 信息的分类和特性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一 信息的分类
信息一般划分为本体论信息和认识论信息两种最基本的类型。前者从纯客观的立场来定义信息,后者从认识主体的立场来定义信息。一个事物的本体论信息,就是这个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认识主体关于某个事物的认识论信息,就是认识主体对事物运动的状态及其变化方式所能感受到的内容,包括这种状态和方式的形式、内容和效用。一方面,从本体论意义上讲,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它与物质紧相联系又互有区别。物质是信息的载体,物质的运动是信息的源泉,而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它并不就是事物本身。信息与能量也是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类范畴。传递信息需要能量,驾驭或控制能量则需要信息。毕竟,信息只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而能量只是物体做功的本领。因此,即不能把信息与能量等同起来,也不能相互割裂。在研究信息时,应当把信息与物质、能量联系起来,从它们交互作用的动态发展过程中来研究信息的本质。
另一方面,从认识论意义来理解,信息是认识主体所感受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人们要认识事物(这里所说的事物,不仅包括外部世界的实在客体,也包括主观世界的精神现象),必须从客体获取信息,即将本体论意义上的信息转变为认识论意义上的第一类信息,随着实践和认识矛盾运动的发展,这类信息经过高度复杂优化的信息处理、控制中心--大脑系统的处理、加工,形成为认识论意义上的第二类信息,即形成判断,做出决策,然后通过效应器官作用于外部世界。这样看来,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过程,既包括客观-主观化的过程,又包括主观-客观化的过程;即从本体论意义上的信息转化为认识论意义上的第一类信息,再由认识论意义上的第二类信息作用于客观外界。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都贯穿着信息运动的过程,都体现为认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过程。
本体论信息是第一位的,认识论信息是第二位的。认识主体所感知的事物运动状态与方式,是外部世界向主体输入的信息,也称之为感知信息;认识主体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状态与方式,是主体向外部世界(包括向其它主体)输出的信息,又称之为再生信息。一般而言,在人类所及的有限时空中,本体论信息与认识论信息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和互相转化的关系,其过程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一致的。
语法信息,即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运动状态和方式的形式化关系,这是最低层次的认识论信息;语义信息,即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运动状态和方式的逻辑含义,这是较高层次的认识论信息;语用信息,即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运动状态与方式相对于某种目的的效用,这是最高层次的认识论信息。
一般说来,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是密切相关的,不可能撇开其中的一个方面而孤立地研究其它方面;当认识和研究一个事物时,人们多是遵循从语法、语义到语用的认识顺序。
先验信息,是认识主体在观察之前通过某种途径所感知的事物运动状态和方式(认识主体具有记忆能力);实得信息,是认识主体在观察过程中实际得到的关于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认识主体具有学习能力);实在信息,是认识主体在理想观察条件下所获得的关于事物的全部信息,即事物实际的运动状态与方式。主体的认识能力是一个重要的约束条件,它的引入对于用户和信息工作者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信息用户若想获得信息必须具备一定的认识能力(包括信息技能);另一方面,信息工作者若想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就必须了解用户拥有哪些先验信息,以便在信息服务过程中尽量增加用户的实得信息。
再生信息是人们对感知信息进行思维加工并向外输出的结果,是信息资源的主体,因而通常也是信息研究的重点。
二 信息的特性
信息来源于物质,又不是物质本身;信息也来源于精神世界,但又不限于精神的领域;信息的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它的一般属性,主要包括:普遍性、客观性、无限性、相对性、抽象性、依附性、动态性、异步性、共享性、可传递性、可变换性、可转化性、可伪性等。
信息的功能五个方面:
首先,信息是宇宙万物有序运行的内在依据。
其次,信息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中介。
第三,信息是维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动因。
第四,信息是智慧的源泉,是人类的精神食粮。
第五,信息是管理的灵魂。
信息还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
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但信息并非全都是资源,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信息才能称之为信息资源。换言之,只有经过人类开发与组织的信息才是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是信息与资源两个概念整合衍生出的新概念。
信息资源是一种信息,或者说是信息的一个子集。信息资源主要包括再生信息和一部分感知信息,那些虽被人们所感知但却稍纵即逝的感知信息不属于信息资源的范畴,因为它们无法为人类所利用。
信息资源也是一种资源。
(1)信息资源是信息的一部分,是信息世界中与人类需求相关的信息;
(2)信息资源是可利用的信息,是在当前生产力水平和研究水平下人类所开发与组织的信息;
(3)信息资源是通过人类的参与而获取的信息,人类的参与在信息资源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对于其它非资源型信息,信息资源具有四个明显的特征:
(1) 智能性。信息资源是人类所开发与组织的信息,是人类脑力劳动或者说认知过程的产物,人类的智能决定着特定时期或特定个人的信息资源的量与质,智能性也可以说是信息资源的"丰度与凝聚度"的集中体现。信息资源的智能性要求人类必须将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智力开发放在第一位,必须确立教育和科研的优先地位;
(2) 有限性。信息资源只是信息的极有限的一部分,比之人类的信息需求,它永远是有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资源的有限性是由人类智能的有限性决定的。有限性要求人类必须从全局出发合理布局和共同利用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事,从而促进人类与社会的发展;
(3) 不均衡性。由于人们的认识能力、知识储备和信息环境等多方面的条件不尽相同,他们所掌握的信息资源也多寡不等;同时,由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对信息资源的开发程度不同,地球上不同区域信息资源的分布也不均衡。不均衡性要求有关信息政策,法律和规划等必须考虑导向性、公平问题和有效利用问题等。
(4) 整体性。信息资源作为整体可以是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组织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的全面反映,信息资源的每一要素只能反映某一方面的内容,如果割裂它们之间的联系则会破坏事物的整体性,好像盲人摸象。整体性要求对所有的信息资源和信息资源管理机构实行集中统一的管理,从而避免人为分割所造成的资源重复和浪费。
信息资源是由信息内容、人、符号、载体四种最基本的要素构成的,其中,信息内容是信息资源的基本核心,人作为认识主体是信息资源的生产者和利用者,符号是人生产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媒介和手段,载体则是储存和利用信息资源的物质工具。换言之,信息资源是人通过一系列的认知和创造过程之后以符号形式储存在一定载体(包括人的大脑)上可供利用的全部信息。
以开发程度为依据,信息资源可划分为潜在的信息资源与现实的信息资源两大类型。潜在的信息资源是指个人在认知和创造过程中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资源,它们虽能为个人所利用,但一方面易于随忘却过程而消失,另一方面又无法为他人直接利用,因此是一种有限再生的信息资源。现实的信息资源则是指潜在信息资源经个人表述之后能够为他人所利用的信息资源,它们最主要的特征是具有社会性,通过特定的符号表述和传递,可以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广泛地连续往复地为人类所利用,因此是一种无限再生的信息资源。
现实信息资源以表述方式为依据可以划分为口语信息资源、体态语信息资源、文献信息资源和实物信息资源。
口语信息资源是人类以口头语言所表述出来而未被记录下来的信息资源,它们在特定的场合被"信宿"直接消费并且能够辗转相传而为更多的人们所利用,如谈话、聊天、授课、讲演、讨论、唱歌等活动都是以口语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利用为核心的。
文献信息资源是以语言、文字、数据、图像、声频、视频等方式记录在特定载体上的信息资源,其最主要的特征是拥有不依附于人的物质载体,只要这些载体不损坏或消失,文献信息资源就可以跨越时空无限往复地为人类所利用。
体态语信息资源是人类以手势、表情、姿态等方式表述出来的信息资源,它们通常依附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例如舞蹈就是一种典型的体态语信息资源。
实物信息资源是人类通过创造性的劳动以实物形式表述出来的信息资源,这类信息资源中物质成分较多,有时难以区别于物质资源,而且它们的可传递性一般较差;常见的实物信息资源有产品样本、模型、碑刻、雕塑等。
文献信息资源以记录方式和载体材料为依据,可划分为书写型、印刷型、缩微型、机读型和声像型五大类。书写型文献信息资源一般以纸张为载体,记录方式为人工抄写,包括手稿、信件、日记、原始档案等。印刷型文献信息资源也主要以纸张为载体,记录方式主要是印刷技术,包括油印、铅印、胶印、木刻印刷、复印、激光打印等。缩微型文献信息资源以感光材料为载体,记录方式主要是光学记录技术,主要类型有缩微胶卷、缩微平片、缩微卡片等。机读型文献信息资源以磁性材料为载体,记录方式为磁录技术,主要类型有磁带、软磁盘、光盘等。
声像型文献信息资源以感光材料和磁性材料为载体,记录方式为光录技术和磁录技术,主要类型有唱片、录音录像带、电影胶卷、胶片、幻灯片等。
印刷型文献信息资源还可以出版形式的不同划分为图书、期刊、会议资料、研究报告、专利说明书、政府出版物、学位论文、产品说明书、档案、标准、新闻报纸、统计报表、图谱等。
(下栽自:http://www.ahtvu.ah.cn/jxc1/zhykch/5169/FUDAO2.HTM)
《论坛反应与交流》
《中国生命科学论坛 → 生命科学争鸣区 → 生命科学研究动态》
Litongfu:"一个事物的本体论信息,就是这个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认识主体关于某个事物的认识论信息,就是认识主体对事物运动的状态及其变化方式所能感受到的内容,包括这种状态和方式的形式、内容和效用。"这里的事物看来是指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在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loavpca99
|
2014-5-2 15: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我决定不会在社区回任何帖子了,但是看了你的帖子,我告诉自己这个帖子是一定要回的!这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好贴啊!苍天有眼啊,让我在优生之年得以观得如此精彩绝伦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杨鸿智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