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方药
订阅

方药

下级分类:  中药|方剂
蚌泪
蚌泪 目录 “蚌泪”在《*辞典》 “蚌泪”在《中华本草》 《*辞典》:蚌泪 【出处】 《纲目拾遗》 【拼音名】 Bànɡ Lèi 【别名】 活蚌水(《本经逢原》),蚌清水(《泉州本草》)。 【来源】 为蚌科动 ...
分类:    2015-12-18 09:56
加减清肺汤
加减清肺汤 【处方】 白茯苓、当归、生地、白芍、紫菀(酒炒)、玉竹(蜜炒)、百合(蜜炒)、柏叶、甘草。 【功能主治】 吐血起初,兼外感者。 【用法用量】 童便、水酒为引。 【摘录】 《医钞类编》卷七
分类:    2015-12-18 09:56
蚌肉
蚌肉 目录 “蚌肉”在《*辞典》 “蚌肉”在《中华本草》 《*辞典》:蚌肉 【出处】 《食疗本草》 【拼音名】 Bànɡ Ròu 【别名】 河歪(《本草再新》),河蛤蜊(《吉林中草药》)。 【来源】 为蚌科动 ...
分类:    2015-12-18 09:56
加减清肺饮
加减清肺饮 【处方】 麦冬2钱,桔梗2钱,陈皮1钱,知母1钱,花粉1钱,诃子8分,杏仁8分,荆芥6分,黄芩6分,甘草3分。 【功能主治】 痘实热,咳嗽喘急,痘色绛紫。 【摘录】 《种痘新书》卷十二
分类:    2015-12-18 09:55
棒棒草
棒棒草 【拼音名】 Bànɡ Bànɡ Cǎo 【别名】 孩儿参 【来源】 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短小孩儿参的干燥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seudostellaria maximowicziana (Franch.et Sav.)Pax ex Pax et Hoffm.[Kras ...
分类:    2015-12-18 09:55
加减清膈化痰丸
加减清膈化痰丸 【处方】 陈皮(去白)1两,贝母(去心)1两,半夏曲1两,天南星(汤泡,姜汁浸,炒)1两,白茯苓1两,天花粉1两,片芩(去芦,酒炒)8钱,香附子(童便浸,醋炒)8钱,枳实(麦麸炒)8钱,苍术(米 ...
分类:    2015-12-18 09:55
棒棒木
棒棒木 目录 “棒棒木”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棒棒木”在《*辞典》 “棒棒木”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棒棒木 【拼音名】 Bànɡ Bànɡ Mù 【别名】 棒棒树、棒子木、棒子树、黑弹木 ...
分类:    2015-12-18 09:55
加减清宫汤
加减清宫汤 【处方】 黑犀角2钱(磨冲),连翘2钱,石菖蒲1钱,元参3钱,银花3钱,竹叶心2钱,莲子心5分,金汁4钱(冲)。 【功能主治】 温邪传心包,神昏耳聋,身热脉数,口渴舌红,言蹇。 【摘录】 《镐京直指》
分类:    2015-12-18 09:55
包袱七
包袱七 目录 “包袱七”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包袱七”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包袱七 【别名】 小八角莲、半碗水、铁骨散 【来源】 小檗科包袱七Dysosma difformis (Hemsl. et Wils.) T. H. Wang ...
分类:    2015-12-18 09:55
包谷火焰包
包谷火焰包 【出处】 《重庆草药》 【拼音名】 Bāo Gǔ Huǒ Yàn Bāo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感染病菌后变成黑色的雄花序。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玉蜀黍条。 【功能主治】 《重庆草药》:煎水服,治暑 ...
分类:    2015-12-18 09:55
加减清肌汤
加减清肌汤 目录 “加减清肌汤”在《麻科活人全书》卷四 “加减清肌汤”在《麻科活人》卷四 《麻科活人全书》卷四:加减清肌汤 【处方】 柴胡 黄芩 生地黄 当归 地骨皮 茯苓 知母 【功能主治】 养阴清热。治麻疹收 ...
分类:    2015-12-18 09:55
加减清经散
加减清经散 【处方】 熟地黄5钱,白芍3钱,黄芩3钱,地骨皮4钱,益母草3钱,万年灰3钱,郁金3钱,柴胡3钱,青蒿2钱。 【功能主治】 妇女血热,经水先期。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各家论述】 此方专以清热为主,用 ...
分类:    2015-12-18 09:55
苞蔷薇根
苞蔷薇根 目录 “苞蔷薇根”在《*辞典》 “苞蔷薇根”在《中华本草》 《*辞典》:苞蔷薇根 【出处】 《福建民间草药》 【拼音名】 Bāo Qiánɡ Wēi Gēn 【别名】 猴局根、金柿根(《闽东本草》) 【来源】 ...
分类:    2015-12-18 09:55
苞叶木
苞叶木 【别名】 沙达木、十两叶 【来源】 鼠李科苞叶木Chaydaia crenulata Hand.-Mazz.,以全株入药。 【生境分布】 广西、贵州、云南。 【性味】 淡,平。 【功能主治】 利胆退黄。主治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 ...
分类:    2015-12-18 09:55
加减清脾汤
加减清脾汤 【处方】 小柴胡汤合养胃汤加生姜、桃柳枝、地骨皮。 【功能主治】 疟疾。 【用法用量】 加红枣,水煎服。若寒多热少多用养胃汤,热多寒少多用柴胡汤,寒热均者剔平。 【摘录】 《普济方》卷一九七
分类:    2015-12-18 0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