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
各家类
订阅
各家类
下级分类:
医学传心录
|
洗冤集录
|
皇汉医学
|
伤寒百证歌
|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
伤寒补例
|
伤寒大白
|
丹溪心法
|
疯门全书
|
格致余论
|
河间伤寒心要
|
景岳全书
|
温病指南
|
温病条辨
|
温病正宗
|
温热经纬
|
温热逢源
|
温热暑疫全书
|
温疫论
|
儒门事亲
|
伤寒发微
|
时疫解惑论
|
医学衷中参西录
|
时病论歌括新编
|
温热论
|
温病正宗
|
温热经纬
|
类经
格致余论-秦桂丸论
无子之因,多起于妇人。医者不求其因起于何处,遍阅古方,惟秦桂丸其辞确,其意专,用药温热,近乎人情,欣然授之,锐然服之,甘受燔灼之祸,犹且懵然不悔。何者?阳精之施也,阴血能摄之,精成其子,血成其胞,胎孕 ...
分类:
格致余论
2015-12-7 18:09
景岳全书-卷之一入集·传忠录(上)-气味篇(十一)
药物众多,各一其性,宜否万殊,难以尽识。用者不得其要,未免多误。兼之《本草》所注,又皆概言其能,凡有一长,自难泯没。惟是孰为专主,孰为兼能,孰为利于此而不利于彼,孰者宜于补而不宜于攻。学人昧其真性,而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8:09
丹溪心法-卷三-嘈杂三十五
嘈杂,是痰因火动,治痰为先,姜炒黄连,入痰药。用炒山栀子、黄芩为君,南星、半夏、陈皮为佐,热多加青黛。 嘈杂,此乃食郁有热,炒栀子、姜炒、黄连不可无。肥人嘈杂,二陈汤少加抚芎、苍术、、炒山栀子。嘈杂, ...
分类:
丹溪心法
2015-12-7 18:09
格致余论-恶寒非寒病恶热非热病论
经曰:恶寒战栗,皆属于热。又曰:禁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恶寒者,虽当炎月,若遇风霜,重绵在身,自觉凛凛。战栗、禁栗,动摇之貌。如丧神守,恶寒之甚。《原病式》曰:病热甚而反觉自冷,此为病热,实非寒也。或 ...
分类:
格致余论
2015-12-7 18:09
景岳全书-卷之二入集·传忠录(中)-神气存亡论(十二)
经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善乎神之为义,此死生之本,不可不察也。以脉言之,则脉贵有神。《脉法》曰:脉中有力,即为有神。夫有力者,非强健之谓,谓中和之力也。大抵有力中不失和缓,柔软中不失有力,此方是脉中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8:09
丹溪心法-卷三-伤食三十六
伤食,恶食者,胸中有物,宜导痰补脾,用二陈汤加白术、山楂、川芎、苍术服之。忧抑伤脾,不思饮食,炒黄连、酒芍药、香附,同清六丸末,用姜汁浸蒸饼丸服。 【入方】 治气抑痰,倦不思食。 白术(二两) 苍术 陈皮 ...
分类:
丹溪心法
2015-12-7 18:09
格致余论-经水或紫或黑论
经水者,阴血也。阴必从阳,故其色红,禀火色也。血为气之配,气热则热,气寒则寒,气升则升,气降则降,气凝则凝,气滞则滞,气清则清,气浊则浊。往往见有成块者,气之凝也。将行而痛者,气之滞也。来后作痛者,气 ...
分类:
格致余论
2015-12-7 18:09
景岳全书-卷之二入集·传忠录(中)-君火相火论(十三)
余向释《内经》,于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之义,说固详矣,而似犹有未尽者。及见东垣云:相火者,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丹溪亦述而证之。予闻此说,尝掩口而笑,而觉其不察之甚也。由此兴感,因再绎之。 夫《内经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8:09
丹溪心法-卷三-疸三十七
疸不用分其五,同是湿热,如 曲相似。轻者,小温中丸;重者,大温中丸。热多,加芩、连;湿多者,茵陈五苓散,加食积药。温热因倒胃气,服下药,大便下利者,参、加山栀、茵陈、甘草。 戴云:五疸者,周身皮肤并眼, ...
分类:
丹溪心法
2015-12-7 18:09
格致余论-石膏论
本草药之命名,固有不可晓者,中间亦多有意义,学者不可以不察。以色而名者,大黄、红花、白前、青黛、乌梅之类是也。以形而名者,人参、狗脊、乌头、贝母、金铃子之类是也。以气而名者,木香、沉香、檀香、麝香、茴 ...
分类:
格致余论
2015-12-7 18:09
伤寒大白-卷三-发黄
《内经》发黄,分上中下三条。有谓目黄曰黄胆;有谓黄胆暴病久逆之所生者,及少阴厥阴司天之政溽暑皆发黄胆,悉是上焦湿热也,宜用一清饮等宣发;有谓食已如饥曰胃疸,与脾风发痹、腹中热出黄者,有脾脉搏坚而长其色 ...
分类:
伤寒大白
2015-12-7 18:09
景岳全书-卷之二入集·传忠录(中)-先天后天论(十四)
人生于地,悬命于天,此人之制命于天也。栽者,培之。倾者,覆之。此天之制命于人也。天本无二,而以此观之,则有天之天者,谓生我之天,生于无而由乎天也;有人之天者,谓成我之天,成于有而由乎我也。生者在前,成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8:09
丹溪心法-卷三-水肿三十八
水肿,因脾虚不能制水,水渍妄行,当以参术补脾,使脾气得实,则自健运,自能升降。运动其枢机,则水自行,非五苓神佑之行水也。宜补中、行湿、利小便,切不可。用二陈汤加白术、人参、苍术为主,佐以黄芩、麦门冬、 ...
分类:
丹溪心法
2015-12-7 18:08
伤寒大白-卷三-面赤色
伤寒面赤色,虽有表热里热之分,然表症居多,故身热少汗,六脉浮数,发汗乃解。若太阳见症,无汗脉浮紧者,加减羌活汤。有汗脉浮缓,加减防风汤。阳明见症,无汗发热脉浮紧者,葛根汤。有汗脉洪长者,干葛石膏汤。少 ...
分类:
伤寒大白
2015-12-7 18:08
格致余论-脉大必病进论
脉,血之所为,属阴。大,洪之别名,火之象,属阳。其病得之于内伤者,阴虚为阳所乘,故脉大当作虚治之。其病得之于外伤者,邪客于经,脉亦大,当作邪胜治之。合二者而观之,皆病证方长之势也,谓之病进,不亦宜乎? ...
分类:
格致余论
2015-12-7 18:08
1 ...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 168
/ 168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经典类
中药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