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
各家类
订阅
各家类
下级分类:
医学传心录
|
洗冤集录
|
皇汉医学
|
伤寒百证歌
|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
伤寒补例
|
伤寒大白
|
丹溪心法
|
疯门全书
|
格致余论
|
河间伤寒心要
|
景岳全书
|
温病指南
|
温病条辨
|
温病正宗
|
温热经纬
|
温热逢源
|
温热暑疫全书
|
温疫论
|
儒门事亲
|
伤寒发微
|
时疫解惑论
|
医学衷中参西录
|
时病论歌括新编
|
温热论
|
温病正宗
|
温热经纬
|
类经
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方·(二十四)治温病方-6.宣解汤
治感冒久在太阳,致热蓄膀胱,小便赤涩。或因小便秘,而大便滑泻。兼治湿温初得,憎寒壮热,舌苔灰色滑腻者。 滑石(一两) 甘草(二钱) 连翘(三钱) 蝉蜕(三钱,去足土) 生杭芍(四钱) 若滑泻者,甘草须加倍。 ...
分类:
医学衷中参西录
2015-12-7 21:37
儒门事亲-卷十-春分上脾二之气
二之气为病,多发风温、风热。经曰:风伤于阳,湿伤于阴。微头痛身热,发作风温之候。风伤于卫气也,湿伤于脾气也。是以风温为病,阴阳俱自浮,汗出,身重,多眠,鼻息,语言难出。此以上二证,不宜下。若与巴豆大毒 ...
分类:
儒门事亲
2015-12-7 21:37
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方·(二十四)治温病方-7.滋阴宣解汤
治温病,太阳未解,渐入阳明。其人胃阴素亏,阳明府证未实,已燥渴多饮,饮水过多,不能运化,遂成滑泻,而燥渴益甚。或喘,或自汗,或小便秘。温疹中多有类此证者,尤属危险之候,用此汤亦宜。 其方即宣解汤加生山 ...
分类:
医学衷中参西录
2015-12-7 21:36
儒门事亲-卷十-小满巳上三之气
三之气为病,多发热,皆传足经者多矣。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太阳者,发热恶寒、头项痛、腰脊强;阳明者,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少阳者,胸胁痛、耳聋、口苦、寒热往来而呕。此三阳属热。太阴者 ...
分类:
儒门事亲
2015-12-7 21:36
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方·(二十四)治温病方-8.滋阴清燥汤
治同前证。外表已解,其人或不滑泻,或兼喘息,或兼咳嗽,频吐痰涎,确有外感实热,而脉象甚虚数者。 若前证,服滋阴宣解汤后,犹有余热者,亦可继服此汤。 其方即滋阴宣解汤,去连翘、蝉蜕。 一妇人,受妊五月,偶 ...
分类:
医学衷中参西录
2015-12-7 21:36
儒门事亲-卷十-大暑未上四之气
四之气为病,多发暑气、头痛、身热、发渴。不宜作热病治,宜以白虎汤。得此病不传染,次发脾泄、胃泄、大肠泄、小肠泄、大瘕泄、霍乱吐泻、下痢及赤白相杂、水谷不分消、肠鸣切痛、面浮足肿、目黄口干、胀满气痞、手 ...
分类:
儒门事亲
2015-12-7 21:36
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方·(二十四)治温病方-9.滋阴固下汤
治前证服药后,外感之火已消,而渴与泻仍未全愈。或因服开破之药伤其气分,致滑泻不止。其人或兼喘逆,或兼咳嗽,或自汗,或心中怔忡者,皆宜急服此汤。 生山药(两半) 怀熟地(两半) 野台参(八钱) 滑石(五钱) ...
分类:
医学衷中参西录
2015-12-7 21:36
儒门事亲-卷十-秋分酉上五之气
五之气为病,多发喘息、呕逆、咳嗽及妇人寒热往来、、小儿斑瘾疮 。五之气病,宜以大、小柴胡汤,宜解治表里之类。
分类:
儒门事亲
2015-12-7 21:36
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方·(二十四)治温病方-10.犹龙汤
治胸中素蕴实热,又受外感。内热为外感所束,不能发泄。 时觉烦躁,或喘、或胸胁疼,其脉洪滑而长者。 连翘(一两) 生石膏(六钱,捣细) 蝉蜕(二钱,去足土) 牛蒡子(二钱,炒捣) 喘者,倍牛蒡子。胸中疼者加丹 ...
分类:
医学衷中参西录
2015-12-7 21:36
儒门事亲-卷十-小雪亥上终之气
终之气为病,多发风痰、风寒湿痹四肢。秋收多,冬水复旺,水湿相搏,肺气又衰。冬寒甚,故发则收,则痿厥弱,无以运用,水液澄清冷,大寒之疾。积滞、瘕块、寒疝、血瘕,凡气之疾。终之气病,宜破积发汗之类。
分类:
儒门事亲
2015-12-7 21:36
儒门事亲-卷十-肝之经足厥阴风乙木
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是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为此诸病。
分类:
儒门事亲
2015-12-7 21:36
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方·(二十五)治伤寒温病同用方-1.仙露汤
治寒温阳明证,表里俱热,心中热,嗜凉水,而不至燥渴,脉象洪滑,而不至甚实,舌苔白浓,或白而微黄,或有时背微恶寒者。 生石膏(三两,捣细) 玄参(一两) 连翘(三钱) 粳米(五钱) 上四味,用水五盅,煎至米 ...
分类:
医学衷中参西录
2015-12-7 21:36
儒门事亲-卷十-胆之经足少阳风甲木
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目内 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挟瘿、汗出振寒、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 ...
分类:
儒门事亲
2015-12-7 21:36
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方·(二十五)治伤寒温病同用方-2.石膏粳米汤
治温病初得,其脉浮而有力,身体壮热。并治一切感冒初得,身不恶寒而心中发热者。若其热已入阳明之腑,亦可用代白虎汤。 生石膏(二两,轧细) 生粳米(二两半) 上二味,用水三大碗,煎至米烂熟,约可得清汁两大腕 ...
分类:
医学衷中参西录
2015-12-7 21:36
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方·(二十五)治伤寒温病同用方-3.镇逆白虎汤
治伤寒、温病邪传胃腑,燥渴身热,白虎证俱。其人胃气上逆,心下满闷者。 生石膏(三两,捣细) 知母(两半) 清半夏(八钱) 竹茹粉(六钱) 用水五盅,煎汁三盅,先温服一盅。病已愈者,停后服。若未全愈者,过两 ...
分类:
医学衷中参西录
2015-12-7 21:36
1 ...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 168
/ 168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经典类
中药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