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订阅
古籍
下级分类:
经典类
|
中药类
|
方剂类
|
各家类
|
五官类
|
四诊类
|
针灸类
|
外科类
|
妇儿类
|
医案类
|
养生类
|
现代类
名医类案-卷十-瘰疬
薛立斋治阁老杨石斋子,年十七岁,发热作渴,日晡颊赤,脉数而虚。用补阴八珍汤五十余剂,又加参、芪、归、术为主,佐以熟地、白芍、麦冬、五味,脓水稠而肌肉生,更服必效散一剂,疬毒去而敛。 容台张美之善怒,患 ...
分类:
名医类案
2015-12-10 22:21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内科类-五味子治咳宜忌谈
五味子治咳喘,由来久矣。远自仲景,近迄天士,历代大家鲜有不用之者。然五味子虽为咳喘妙药,并非适用于所有病人。宜者用之,效可立见;不宜者服之,害亦非浅。故于宜与不宜之间,须究心焉。清·叶天士为一代宗师, ...
分类: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2015-12-10 22:21
吴鞠通医案-卷三-吐血
王 脉弦如刃,吐血后左胁微痛,喉中如有物阻。治在肝络,使血不瘀,则吐可止,止后当与补阴。 新绛纱(三钱) 归须(二钱) 元胡索(二钱) 旋复花(三钱) 炒桃仁(三钱) 降香末(三钱) 丹皮(三钱) 苏子霜(二 ...
分类:
吴鞠通医案
2015-12-10 22:21
孙文垣医案-卷五\宜兴治验-李寅斋先生患血淋小水艰涩难出窍痛不可言二年不愈
李寅斋先生,患血淋几二年不愈。每发十余日,小水艰涩难出,窍痛不可言,将发必先面热牙疼,后则血淋。前数日饮汤水欲温和,再二日欲热,又二日非冷如冰者不可,燥渴之甚,令速汲井水连饮二三碗,犹以为未足。未发时 ...
分类:
孙文垣医案
2015-12-10 22:21
名医类案-卷十-鬓疽
薛立斋治侍御朱南皋患鬓疽,肿痛发热,日晡尤甚。此肝胆二经血虚火燥。用四物加元参、柴胡、桔梗、炙草而愈。又因劳役,发热畏寒,作渴自汗,用参、芪、归、术、炙草、陈皮、五味、麦冬、炮姜而痊。 州守胡廷器,年 ...
分类:
名医类案
2015-12-10 22:21
王旭高临证医案-卷之一-暑邪门
温 暑邪挟积,身热腹痛,先与疏达。 香薷 川朴 花槟榔 砂仁 藿梗 苏梗 赤苓 焦六曲 陈皮 通草 又 腹痛拒按,当脐有块,壮热无汗,舌苔黄腻,气升烦懊。防其发厥。法以表里两解。 柴胡 淡芩 枳实 赤苓 赤芍 半夏 元明 ...
分类:
王旭高临证医案
2015-12-10 22:21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内科类-“百合”妙蠲“老慢支”
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为现代西医病名,中医归入内伤咳嗽门内。此病为老年患者之多发病、常见病,严重影响老人健康。而且看似症状简单,单纯型者仅见咳嗽、多痰,但治之却非容易。往往化痰止咳,养阴润肺、肃肺降逆、 ...
分类: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2015-12-10 22:21
吴鞠通医案-卷三-便血
毛 十二岁 癸亥十二月初二日 粪后便红,责之小肠寒湿,不与粪前为大肠热湿同科,举世业医者,不知有此,无怪乎十数年不愈也,用古法黄土汤。 灶中黄土(二两) 生地黄(三钱) 制苍术(三钱) 熟附子(三钱) 阿胶( ...
分类:
吴鞠通医案
2015-12-10 22:21
孙文垣医案-卷五\宜兴治验-徐熙宇文学内眷前后心痛耳鸣眩晕呕逆吐酸四肢酸软
徐熙宇文学内眷,常患前后心痛,每痛必面赤手心热,耳鸣眩晕,即饮白汤,亦停膈间不下,且作酸呕逆,吐出皆酸水,五七日方止。四肢酸软无力,气逆上嗳,乃其常也。两手脉皆沉数,左弦,此上焦有痰饮故也。先以二陈汤 ...
分类:
孙文垣医案
2015-12-10 22:21
名医类案-卷十-附骨疽
东垣治一男子,于左大腿边,近膝股内,出附骨疽,不辨肉色,漫肿,皮泽坚硬,疮势甚大。其左脚乃胫之髀上也,更在足厥阴肝经之分(阴包穴),少侵足太有阴脾经之分(血海穴),其脉,左三部细而弦,按之洪缓,微有力 ...
分类:
名医类案
2015-12-10 22:21
王旭高临证医案-卷之一-伏暑门
李 暑湿先伏于内,凉风复袭于外,交蒸互郁,皆能化火,湿遏热伏,其热愈炽。故其为疟也,先寒后热,日轻夜重。经旨所谓先伤于热,后感于寒。喻氏所谓阴日助阴,则热减而轻,阳日助阳,则热甚而重也。夫疟之发,必从 ...
分类:
王旭高临证医案
2015-12-10 22:21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内科类-培土生金愈久嗽
咳嗽为肺系疾患之主要证候,《黄帝内经·素问》“咳论”对此早有专篇论述。现代中医将咳嗽划分外感、内伤两大类,颇合临床实用,但此分类在明代张景岳之《景岳全书·咳嗽》篇已有记载:“咳嗽之要,止惟二证,何为二 ...
分类: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2015-12-10 22:21
吴鞠通医案-卷三-肿胀
陈 三十二岁 甲寅年二月初四日 太阴所至,发为 胀者,脾主散津液,脾病不能散津,土曰敦阜,斯 胀矣。厥阴所至,发为 胀者,肝主疏泄,肝病不能疏泄,木穿土位,亦胀矣。此症起于肝经郁勃,从头面肿起,腹因胀大,的 ...
分类:
吴鞠通医案
2015-12-10 22:21
孙文垣医案-卷五\宜兴治验-汤简庵封君素善饮致发肠风且心肾不交
汤简庵封君,血分热甚,以善饮致肠风,且心肾不交。予以四物汤加酸枣仁、侧柏叶、槐花、连翘炼蜜为丸,服之顿愈。
分类:
孙文垣医案
2015-12-10 22:21
凌临灵方-风斑
凌(五月) 脾欠健运,湿热留着阳明,现值太阴湿土司气,又加风邪扰动,风湿客于皮肤,汗出不彻致成风斑,搔痒无定。经谓:汗出见湿,乃生痤痱,痤即风斑也,脉弦数。治宜调理祛法风湿。 稀 草 新会皮 丹皮 连翘 带 ...
分类:
凌临灵方
2015-12-10 22:21
1 ...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 1973
/ 1000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