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
订阅

古籍

普济方·针灸-卷三-候天色法
凡点灸时。若值阴雾大起。风雪忽降。猛雨炎暑。雷电虹 。临时且停。候待晴明。即再下火灸。灸时不得伤饱。大肌。饮酒大醉食生硬物。兼忌思虑愁忧。怨怒呼骂。吁嗟叹息。一切不详。忌之大吉。千金云。日正午以后。乃 ...
分类:    2015-12-9 22:17
银海精微-卷上-鸡冠蚬肉
鸡冠蚬肉图(图缺) 鸡冠蚬肉者,心之热酒之毒也。脾胃壅滞,肝脏积热,肉翳渐渐而长,侵至黑睛,发来高硕,形似鸡冠蚬肉壅蔽大 ,皆因相火胃火郁结,致生红肉,碜涩泪出。治法:初发之时,用小锋针破,使恶血流出, ...
分类:    2015-12-9 22:17
目经大成-卷之二 八十一证-覆杯二十九
土祸由来风木构,累山廓胀如杯覆,忍痛羞明,须针且药,无用筹先后。料想青睛尘不受,怎禁得雨驰云骤。 凤蜡烧时,菱花照处,光景全非旧。 此症目先赤痛多泪,后睑渐肿硬,如覆一酒杯于眶上者。是盖木不务德,以风胜 ...
分类:    2015-12-9 22:17
普济方·针灸-卷三-用针略例
夫用针刺者。先明其孔穴。补虚泻实。送坚付濡。以急随缓。荣卫常行。勿失其理。夫为针者。不离乎心。口如衔索。目欲内视。消息气血。不得妄行。针入一分。知天地之气。针入二分。知呼吸出入水火之气。针入三分。知四 ...
分类:    2015-12-9 22:17
银海精微-卷上-两睑粘睛
两睑粘睛图(图缺) 两睑粘睛者,脾胃风虚,冷弱邪气聚于睑,致胞睑风赤湿烂,肝膈虚热眵粘四 ,夜睡 上下胞睑胶凝粘紧,血滞不散,久则渐生翳膜。治法:宜阴一阳三吹点。若发年久,眼皮渐长,虽不是拳毛倒睫,亦可 ...
分类:    2015-12-9 22:17
目经大成-卷之二 八十一证-蚌合三十
天关双阖昼而宵,独抱衾 耐寂寥,展转无人堪入眠,一腔热泪湿鲛绡。 此症初起,目赤畏热,一二日两睑渐肿硬,俨如蚌蛤之聚合者是。盖痰燥血滞,脾火上泄,故睑硬。睛固火炙,未免痛而泣出。经所谓土极似木,非肝病也 ...
分类:    2015-12-9 22:17
普济方·针灸-卷三-灸例
凡孔穴其身皆是。脏腑荣卫。血脉通流。表里往来。各有所主。临时救难。必当审详。 人有老小。体有长短。肤有肥瘦。皆须精思。商量准而析之。无得一概。致有差失。其尺寸之法古者八寸为尺。仍取病者男左女右手中指上 ...
分类:    2015-12-9 22:17
银海精微-卷上-眵泪粘浓
问曰:眵泪粘浓出而不绝者何也?答曰:此肺之虚也。肺受心火之邪热所克,金得心火而衰,故眵泪而不绝也。宜先服艾煎丸以去肺与大肠经天廓之邪热,后用阿胶散而补之。 眵泪粘浓图(图缺) 艾煎丸 好艾叶(醋蒸焙干) ...
分类:    2015-12-9 22:16
目经大成-卷之二 八十一证-肉攀睛三十一
脂非脂,膜非膜,蚀风轮,掩巽廓。金刀具在未全除。血气方刚能再作。 此症始自内 生脉一二缕,缕根生瘀肉赤黄色,状如膏膜而韧,日久积浓,横侵白睛,吞食神珠。有兼锐俱生者,但枝蔓所传,终不若正受者之多也。凡性 ...
分类:    2015-12-9 22:16
曹仁伯医案论-常熟俞
肝藏魂,肺藏魄,魂升魄降,一阴一阳之别也。此间之病,魄之降者一无所关,魂之升者独擅其奇。始而见所未见,今又闻所未闻。 男女话长,分居左右,此无他;婴儿 女,天各一方,而实黄婆之不媒以合也。夫黄婆属土,土 ...
分类:    2015-12-9 22:16
普济方·针灸-卷三-补泻法
夫行针者。当刺之时。口温针暖。先以左手揣按其所针荣 之处。弹而弩之。爪而下之扪而循之。通而取之。随病咳嗽一声。右手持针而刺之。春夏二十四息。秋冬三十六息。徐出徐入。气来如动脉之状。补者。随经脉推而内之 ...
分类:    2015-12-9 22:16
银海精微-卷上-眵泪净明
问曰:人患眼白仁常泪,红壅热眵,泪出而不绝者何也?答曰:此肺之实热也。肺属金,金生水,金旺则水溢,泪本通肝,亦是肺之精华,肺经实热故目眵泪出而不绝也,治之须用泻肺汤,泻肺经之实热,后用省味金花丸治其肺 ...
分类:    2015-12-9 22:16
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之四-三十七 鸡冠蚬肉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皆因脾胃积热。肝脏受风。渐渐入眼。致生翳膜如鸡冠蚬肉。其肉或青或赤。此疾宜令钩割镰洗熨烙。然后宜服抽风汤。除热茺蔚丸即瘥。 诗曰: 眼中生翳似鸡冠 疗者应须翻出看 蚬肉或青或赤黑 不嫌割烙始 ...
分类:    2015-12-9 22:16
曹仁伯医案论-杭州钟徐若泉令亲姚名琨先生字来
幼时瘦弱,阴虚也。痘后头痛,肝邪旺也。不论外感何邪,头必痛者,阴虚肝旺容易上升也。十三四岁精气通,真元早泄,此时反胖,且兼痰火头疼,喜于敲者,郁得敲而松也。每发于春秋,甚于长夏,春分以后秋分以前,温热 ...
分类:    2015-12-9 22:16
普济方·针灸-卷三-灸用火善恶补泻法
凡四肢者。身之支干也。其气系于五脏六腑。其身度浅薄。灸之不欲过多。须根据经数也过谓余病。则宜根据之。若脚气。不拘此例。风毒灸之。务欲多也。根据此经数。则卒难愈疾。小品论灸有八木火。明堂论灸之补泻法。若 ...
分类:    2015-12-9 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