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
订阅

古籍

推拿抉微-第二集·推拿法-推拿代药赋
夏禹铸曰:前人忽略推拿,卓溪今来一赋。寒热温平,药之四性;推拿揉掐,性与药同。用推即是用药,何可乱推。推上三关,代却麻黄肉桂。退下六腑,替来滑石羚羊。水底捞月,便是黄连犀角。天河引水,还同芩柏连翘。大 ...
分类:    2015-12-9 21:30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卷之十一 疮毒门-痒
痒证不一。疥痨作痒。当求之本门。疮疥证。血虚皮肤燥痒者。宜四物汤。加防风七钱半。如以四物汤半帖。水二盏。调消风散一钱重亦可。妇人血气或通身痒。或头面痒如虫行皮中。缘月水来时。为风所吹。不然则是产蓐中。 ...
分类:    2015-12-9 21:30
普济方·针灸-卷十四-喘
治咳喘暴满(资生经)。穴昆仑治气喘。穴三间治喘逆。穴神门治喘咳。穴不容治咳喘支肿。胸膈气满。喘息。穴商阳治胸胀喘息 穴大钟治大喘不得卧。穴期门治咳逆上气。呕吐。胸满。不得食。穴俞府治咳逆喘不能食。穴 中 ...
分类:    2015-12-9 21:30
脉经-卷七-病不可下证第六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涩则无血,厥而且寒,阳微不可下,下之则心下痞坚。 动气在右,不可下。下之则津液内竭,咽燥鼻干,头 ...
分类:    2015-12-9 21:30
脉诀乳海-序
素问九卷。为医经之祖。西晋乱后。失其第七一卷。故梁七录所载全元起诠注。皆只八卷。唐王冰谓于郭子斋堂。得受先师张公秘本。林亿等讥其以阴阳大论之文纂入。犹周官亡冬官以考工记补之之类。何以言之。夫六淫之邪。 ...
分类:    2015-12-9 21:30
脉理求真-卷一 新着脉法心要-浮脉
其有所云浮者,下指即显浮象,举之泛泛而流利,按之稍减而不空。凡芤大洪革,虚濡微散,皆属浮类。不似虚脉按之不振,芤脉按之减小,濡脉绵软无力也。(语出张璐。又濒湖体状诗曰: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 ...
分类:    2015-12-9 21:30
针灸资生经-针灸资生经第二-审方书
经云、爪甲与爪甲角。内间与外间。内侧与外侧。与夫陷中宛宛中。要精审。如某穴去某处几寸。与其穴去处同者。自各有经络。 灸膏肓云其间当有四肋三间。灸中间者。谓四肋必有三间。当中间灸。不灸边两间也。 千金曰、 ...
分类:    2015-12-9 21:30
推拿抉微-第二集·推拿法-指纹
陈飞霞曰:幼科指纹,总无正论,且游移不定,莫可稽驳。有谓不必用者,有用而至于怪诞不经,诬民惑世者,是皆未明纹中之理,所以有用不用之殊议。请以一得之愚,聊发其要。盖此指纹,与寸关尺同一脉也,按《内经》十 ...
分类:    2015-12-9 21:30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卷之十二 妇人门-经事不调
妇人每月经水应期而下。不使有余。犹太阴之缺也。其有或先或后。或少或多。或欲来先病或遇来而断续。皆谓之不调。和气饮加香附子半钱。兼咽独附丸。经事来而腹痛者。经事不来而腹亦痛者。皆血之不调故也。欲调其血。 ...
分类:    2015-12-9 21:30
脉经-卷七-病可下证第七
大法,秋宜下。 凡可下者,以汤胜丸散,中病便止,不必尽三服。 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属大柴胡汤。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属承气汤。 少阴病六、七日,腹满不大便者,急下之,属承气汤 ...
分类:    2015-12-9 21:30
脉理求真-卷一 新着脉法心要-沉脉
沉则轻取不应,重按乃得。凡细小实伏牢弱,皆属沉类。不似实脉之举指逼逼,伏脉之隐于筋骨也。(语出张璐。又濒湖体状诗曰:水行润下脉来沉,筋骨之间软滑匀;女子寸兮男子尺,四时号此为和平。相类诗曰:沉帮筋骨自 ...
分类:    2015-12-9 21:30
针灸资生经-针灸资生经第二-穴名同异
手有三里五里。足亦有三里五里。手有上廉下廉。足亦有上廉下廉。侧头部有窍阴。足少阳亦有窍阴。偃伏部有临泣。足少阳亦有临泣。既有五里矣。劳宫亦名五里。既有光明矣。攒竹亦名光明。肩有肩井。又有所谓中肩井。足 ...
分类:    2015-12-9 21:30
脉诀乳海-卷一-脉诀辨惑论
脉诀之来旧矣。今复有议其非者。何也。以其言浅而意深也。惟其言浅。故厌常喜新之徒。乃以诀为不足法。反出言以诋毁之。惟其意深。故冒昧鲜识之徒。随众附和。望洋而退避之。是以王氏之说终不明。而为脉诀之一大厄也 ...
分类:    2015-12-9 21:30
推拿抉微-第二集·推拿法-指纹切要
陈飞霞曰:小儿自弥月而至于三岁,犹未可以诊切;非无脉可诊,而实虚不易定也。小儿每怯生人,初见不无啼叫,呼吸先乱,神志仓忙,而迟数大小已失本来之象矣,诊之何益?不若以指纹之可见者,与面色病候相印证。此亦 ...
分类:    2015-12-9 21:30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卷之十二 妇人门-血疼
(附血瘥) 男子谓之小肠气。妇人谓之脾血疼。多因血虚后感冷。致血气凝滞小肠。 痛牵引腰胁宿有病根。不关月事通闭。宜和气饮。或玄胡索汤失笑散。间进艾附丸。或以盐一捻。置铁匙上。火烧研碎。酒调下异攻散。大便 ...
分类:    2015-12-9 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