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订阅
古籍
下级分类:
经典类
|
中药类
|
方剂类
|
各家类
|
五官类
|
四诊类
|
针灸类
|
外科类
|
妇儿类
|
医案类
|
养生类
|
现代类
脉经-卷一-诊病将瘥难已脉第十五
问曰:假令病患欲瘥,脉而知愈,何以别之? 师曰:寸关尺大小迟疾浮沉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平复,当自愈。人病,其寸口之脉与人迎之脉小大及浮沉等者,病难已。
分类:
脉经
2015-12-9 21:22
针灸资生经-针灸资生经第三-溏泄
三阴交、治溏泄食不化。(铜见腹胀。)地机、(见水肿。)治溏泄。地机、主溏瘕腹痛藏痹。太冲等、主溏泄。(见痢。) 予尝患痹疼。既愈而溏利者久之。因灸脐中。遂不登溷。连三日灸之。三夕不登溷。若灸溏泄。脐中 ...
分类:
针灸资生经
2015-12-9 21:22
推拿抉微-第二集·推拿法-赤凤摇头法
夏英白曰:用左手拿儿肘斗,右手拿儿中指摆摇,和血补心。中指属心,心色赤,故名赤凤摇头。
分类:
推拿抉微
2015-12-9 21:22
脉诀汇辨-卷四-伏脉(阴)
体象 伏为隐伏,更下于沉;推筋着骨,始得其形。 伏之为义,隐伏而不见之谓也。浮中二候,绝无影响;虽至沉候,亦不可见;必推筋至骨,方始得见耳。 主病 伏脉为阴,受病入深。左寸伏者,血郁之愆。伏在左关,肝血在 ...
分类:
脉诀汇辨
2015-12-9 21:22
普济方·针灸-卷十五-大便不通
治大便难(资生经)。穴大钟 中 石门 承山 太冲 中脘 太溪 承筋治不得大便。穴昆仑治大便干。腹中切痛。穴肓俞治大便闭塞。气结。心坚满。穴石关治大便难。穴承山 太溪治大便秘涩。穴石关 大钟治大便燥。穴肓俞治小 ...
分类:
普济方·针灸
2015-12-9 21:22
脉经-卷二-平三关阴阳二十四气脉第一
左手关前寸口阳绝者,无小肠脉也。苦脐痹,小腹中有疝瘕,王月(王字一本作五)即冷上抢心。刺手心主经,治阴。心主在掌后横理中。(即太陵穴也) 左手关前寸口阳实者,小肠实也。苦心下急痹(一作急痛)。小肠有热 ...
分类:
脉经
2015-12-9 21:22
针灸资生经-针灸资生经第三-痢(余见泻)
素问言泄痢有五种。一曰胃泄。饮食不化而色黄。胃与脾合故黄也。二曰脾泄。腹胀而注泄无休。又上逆呕。此为寒热之患也。三曰大肠泄。食毕肠鸣切痛。而痢白色。大肠与肺合故白也。四曰小肠泄。身瘦而便脓血。小肠与心 ...
分类:
针灸资生经
2015-12-9 21:22
脉诀汇辨-卷四-动脉(阳)
体象 动无头尾,其形如豆,厥厥动摇,必兼滑数。 动脉厥厥动摇,急数有力,两头俯下,中间突起,极与短脉相类。但短脉为阴,不数、不硬、不滑也;动脉为阳,且数、且硬、且滑也。 主病 动脉主痛,亦主于惊。左寸动者 ...
分类:
脉诀汇辨
2015-12-9 21:22
普济方·针灸-卷十五-大小便不通
治大小便涩。难(资生经)。穴丰隆治大小便难。淋癃。穴长强 小肠俞治癃闭下重。大小便难。穴胞肓 秩边治三焦约大小便不通。亦主妇人。穴水道治大便难。尿黄。穴太溪治小腹热。大便坚。穴中注 浮治大小便不利。穴白 ...
分类:
普济方·针灸
2015-12-9 21:22
脉经-卷二-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第二
心实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实者,手厥阴经也。病苦闭,大便不利,腹满,四肢重,身热,苦胃胀,刺三里。 心虚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虚者,手厥阴经也。病苦悸恐,不乐,心腹痛,难以言,心如寒,状恍惚。 小肠实 左 ...
分类:
脉经
2015-12-9 21:22
针灸资生经-针灸资生经第三-便血
(余见痢 肠风) 复留、太冲等、(并见痢。)会阳、(见泻。)主便血。(千)下廉、幽门、(明同。)太白、(见吐泻。)治泄利脓血。(铜)太白、治吐泄脓血。(见腹胀。)小肠俞、治大便脓血出。(明同。)下 、治 ...
分类:
针灸资生经
2015-12-9 21:22
脉诀汇辨-卷四-促脉(阳)
体象 促为急促,数时一止;如趋而蹶,进则必死。 促之为义,于急促之中,时见一歇止,为阳盛之象也。黎氏曰:“如蹶之趋,徐疾不常。”深得其义。叔和云:“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亦颇明快。 主病 促因火亢, ...
分类:
脉诀汇辨
2015-12-9 21:22
针灸资生经-针灸资生经第三-痔( 漏 余见疡 )
长强、治肠风下血。五种痔。疳蚀下部 。此痔根本是冷。谨冷食房劳。(铜与明同。) 云、疗久痔。会阴、治谷道瘙扰。久痔相通者死。(千云。主痔与阴相通者死。)会阳、治久痔。小肠俞、治五痔疼。(明同。) 边、治 ...
分类:
针灸资生经
2015-12-9 21:22
脉经-卷二-平三关病候并治宜第三
寸口脉浮,中风,发热,头痛。宜服桂枝汤、葛根汤,针风池、风府,向火灸身,摩治风膏,覆令汗出。 寸口脉紧,苦头痛,骨肉疼,是伤寒。宜服麻黄汤发汗,针眉冲、颞,摩治伤寒膏。 寸口脉微,苦寒,为衄。宜服五味子 ...
分类:
脉经
2015-12-9 21:22
脉诀汇辨-卷四-结脉(阴)
体象 结为凝结,缓时一止;徐行而怠,颇得其旨。 结而不散,迟滞中时见一止也。古人譬诸徐行而怠,偶羁一步,可为结脉传神。 主病 结属阴寒,亦由凝积。左寸结者,心寒疼痛。结在左关,疝瘕必现。左尺得结,痿 之 。 ...
分类:
脉诀汇辨
2015-12-9 21:22
1 ...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 1973
/ 1000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