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订阅
古籍
下级分类:
经典类
|
中药类
|
方剂类
|
各家类
|
五官类
|
四诊类
|
针灸类
|
外科类
|
妇儿类
|
医案类
|
养生类
|
现代类
500种中药现代研究-清热药 清热燥湿药-秦皮
为木樨科植物苦枥白蜡树Fraxinus rhyn- chophylla Hance、白蜡树Fraxinus chinensis Roxb.、小叶白蜡树Fraxinus bungeana DC.、秦岭白蜡树Fraxinus paxiana Lingelsh.、尖叶白蜡树Fraxinus chinensis Roxb var. acum ...
分类:
女科折衷纂要
2015-12-11 21:39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古方下篇-温经汤证治推论的意义
后世治妇人病,统以四物汤为王。当归川芎白芍地黄。谓男子以气为王,女子以血为王。不问内伤百病,皆用四物汤加减,即外感各病,亦用四物汤加减。名六物四合汤。无一点理法,一人倡之,众人和之,误人多矣。不知人是 ...
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015-12-11 21:38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七讲 温热药-硫黄
硫黄味酸,性热。大补肾阳,性虽热但不燥,且能疏利大肠,治老人虚秘(阳虚而大便秘结)。 内服可用于肾阳虚衰而致两足寒冷无力、阳萎,阴冷以及阳气暴绝、命欲垂微者,可配合熟地、山萸、巴载天、淫羊藿、肉苁蓉、 ...
分类:
用药心得十讲
2015-12-11 21:38
500种中药现代研究-清热药 清热燥湿药-苦参
为豆科多年生落叶亚灌木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 的根。味苦,性寒。入肝、肾、大肠、小肠经。功能: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主治: 热毒血痢、肠风下血、黄疸、赤白带下、小儿肺炎、疳积、急性扁桃体炎、 ...
分类:
女科折衷纂要
2015-12-11 21:38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古方下篇-桂枝汤麻黄汤桂枝麻黄各半汤证治推论的意义
桂枝汤为治外感受风而病疏泄的大法。麻黄汤为治外感受寒而病收敛的大法。桂麻各半汤为治风寒两感的大法。麻黄其性疏泄。专通收敛。桂枝之芍药其性收敛,专平疏泄。芍药的作用是向内的,不是向外的。 乡村无医药之处 ...
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015-12-11 21:38
500种中药现代研究-清热药 清热燥湿药-龙胆草
为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龙胆(粗糙龙胆)Gentiana scabra Bge.和三花龙胆Gentiana triflora Pall. 或东北龙胆(条叶龙胆)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 的根及根茎。味苦,性寒。入肝、胆经。功能:泻肝胆实火、除下 ...
分类:
女科折衷纂要
2015-12-11 21:38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古方下篇-大承气汤核桃承气汤四逆汤附子汤乌梅丸证治推论的意义
整个的《伤寒论》,曰表病、曰里病、曰经病。表曰荣卫、里曰脏腑、经曰少阳之经。脏乃脾脏肾脏肝脏,腑乃胃腑与膀胱腑。胃腑之病最多,膀胱腑之病最少。六气(图)三阳与三阴平列。 《伤寒论》整个病证,实是三阴脏 ...
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015-12-11 21:38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四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244条
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而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1:38
500种中药现代研究-清热药 清热燥湿药-黄柏
为芸香科落叶乔木植物黄柏(关黄柏、关柏、 东黄柏)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 或黄皮树(川黄柏)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 除去栓皮的树皮。亦名檗木(《本经》)、檗皮(《伤寒论》)、黄檗(《本草经 ...
分类:
女科折衷纂要
2015-12-11 21:38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古方下篇-大小柴胡汤证治推论的意义
大柴胡汤证呕而下利胸痞,与太阴吐而不利胸痞,明辨于下。吐而下利又加心痞,乃太阴寒证太阴之吐利,不发热,不出汗,胸痞不硬。今一面下利,又胸硬,又出汗发热,乃少阳之热利。利出而兼呕,乃少阳之热呕。呕无物有 ...
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015-12-11 21:38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四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245条
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者,为阳绝于里,亡津夜,大便因硬也。 脉象浮沉相对,浮为太过,属阳,沉为不足,属阴。阳脉微,指脉浮而按之微,即太阳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1:38
500种中药现代研究-清热药 清热燥湿药-黄连
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 Y. Cheng et Hsiao、峨嵋野连Coptis omeiensis(Chen)C. Y.Cheng 或云南黄连Coptis teetoides C. Y. Cheng 的根茎。亦名王连(《本经》 ...
分类:
女科折衷纂要
2015-12-11 21:38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古方下篇-再推论桂枝汤麻黄汤的意义
外感病分两大原则,收敛与疏泄是也。恶寒无汗脉紧、为收敛为病。发热汗出脉不紧,为疏泄为病。收敛为病,用麻黄汤之法。疏泄为病,用桂枝汤之法。麻黄汤,发散本身卫气之法,非散寒也。桂枝汤,补益本身中气降胆经以 ...
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015-12-11 21:38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四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246条
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 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 【释】浮为太过,主表主热,芤为不及,主津血不足。脉浮于外,芤于内,为热亢于外而津血不足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1:38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古方下篇-再推论承气汤四逆汤得意义
四逆汤加干姜,名通脉四逆汤。治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冷,脉微欲绝者。下利清谷肢冷,此四逆汤证。而脉微则属通脉四逆汤证。缘人身气脉,起于中气。中气虚寒故脉微欲绝。故于四逆汤加重干姜,大温中气以 ...
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015-12-11 21:38
1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 1973
/ 1000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