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
订阅

古籍

普济方·针灸-卷十七-折
牡鼠(微温) 生龟(平) 生地黄(大寒) 乌雄鸡血(平) 乌鸡骨(平) 李核仁(平) 无名异(平) 自然铜(平)
分类:    2015-12-9 21:00
推拿抉微-第一集·认症法-五视法
陈紫山曰:凡视小儿神气目色有五:一视目色,二听声音,三视囟门,四视形容,五视毛发。此五者,虽不能全,若得两目精神,声音响亮,十可保其六七耳。视目色;夫两目乃六脏精华所聚,一身精华所萃;若是睛珠黑光满轮 ...
分类:    2015-12-9 21:00
针灸素难要旨-卷二上 《灵》、《素》-十四、十二经气血刺
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阳明多血多气,刺阳明出血气,太阳多血少气,刺太阳出血恶气;少阳多气少血,刺少阳出 ...
分类:    2015-12-9 21:00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灸法杂抄切要
食多而身瘦者,名食晦,宜灸脾俞。 食罢而贪睡卧者,名脾困,宜灸中脘。 脑虚冷衄,风入脑久远成疾,宜灸囟会。 饮食不消,心腹胀,面色萎黄,世谓之脾肾病,宜灸中脘。 久冷伤惫脏腑,泻利不止,中风不省人事等疾, ...
分类:    2015-12-9 21:00
针灸甲乙经-卷二-经脉根结第五
黄帝曰:天地相感,寒热相移,阴阳之数,孰少孰多?阴道偶而阳道奇,发于春夏,阴气少而阳气多,阴阳不调,何补何泻?发于秋冬,阳气少而阴气多,阴气盛阳气衰,故茎叶枯槁,湿雨下归,阴阳相离,何补何泻?奇邪离经 ...
分类:    2015-12-9 21:00
普济方·针灸-卷十七-瘀血
蒲黄(平) 琥珀(平) 羚羊角(温。微寒) 牛膝(平) 大黄(寒。大寒) 干大黄(寒) 朴硝(寒。大寒) 紫参(寒。微寒) 桃仁(平) 虎杖(微温) 茅根(寒) 虫(寒) 虻虫(微寒) 水蛭(平。微寒) 蜚蠊(寒) ...
分类:    2015-12-9 21:00
推拿抉微-第一集·认症法-辨小儿五音
陈紫山曰:五音以应五脏,金声响,土声浊,木声长,水声清,火声燥。肝病声悲,肺病声促,心病声雄,脾病声慢,肾病声沉,大肠病声长,小肠病声短,胃病声远,胆病声清,膀胱病声微。声清者,气弱也,重浊者,痛与风 ...
分类:    2015-12-9 21:00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飞腾八法起例
甲巳子午九,乙庚丑未八,丙辛寅申七,丁壬卯酉六,戊癸辰戌五,己亥属之四。 上并以日时、天干、地支配合,得数以九除之,取零数合卦定穴。 八卦例数 一坎 二坤 三震 四巽 五中(男寄坤,女寄艮) 六干 七兑 八艮 ...
分类:    2015-12-9 21:00
针灸素难要旨-卷二上 《灵》、《素》-十五、手足阴阳经脉刺
足阳明五脏六腑之海也,其脉大血多,气盛壮热。刺此者不深弗散,不留不泻也,足阳明刺深六分,留十呼。足太阳深五分,留七呼。足少阳深四分,留五呼。足少阴深三分,留四呼。足太阴深二分,留三呼。足厥阴深一分,留 ...
分类:    2015-12-9 21:00
针灸甲乙经-卷二-经筋第六
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上,结于踝,斜上结于膝。其下者,从足外侧,结于踵,上循跟结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额(一作颜),结于鼻。其支者,为目上纲,下结于鼽(《灵枢》作 字)。其下支者,从腋后 ...
分类:    2015-12-9 21:00
普济方·针灸-卷十七-火灼
柏白皮(微寒) 胡麻(平) 盐(寒) 豆酱(冷) 井底泥(寒) 醋(温) 黄芩(平。大寒) 牛膝(平) 栀子(寒。大寒)
分类:    2015-12-9 21:00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后序
《玉龙经》者,婺源王先生所传针灸之书也。其所托名扁鹊者,重其道而神其书也。名曰玉龙者,盖以玉为天地之精,龙之神变极灵,此书之妙用亦犹是也。 愚自上岁,蒙亲授以来,游艺于七闽两浙之间者,凡四十年,遇病则 ...
分类:    2015-12-9 21:00
针灸资生经-针灸资生经第六-目翳膜(白翳 目KT 目)
至阴、主目翳。(千)丘墟、主目翳。瞳子不见。后溪、主 烂有翳。又主目赤有翳。前谷、京骨、主目中白翳。京骨、主目反白。白翳从内 始。肝俞、上星、风池、精明、龈交、承泣、四白、巨 、瞳子 、主目泪出多眵 。内 ...
分类:    2015-12-9 21:00
推拿抉微-第一集·认症法-闻小儿声音
陈紫山曰:心主声,从肺出。肺绝啼哭无声,多啼肝胆风邪,气缓神疲搐甚,音哑邪热侮脾,声清火毒无侵,鸦声螈 之候,实直声往来而无泪者是痛,连声不绝而多泪者是惊,病久声微烦躁者难愈,体缩音促者感寒。 涂蔚生曰 ...
分类:    2015-12-9 21:00
针灸素难要旨-卷二上 《灵》、《素》-十六、补泻
帝曰:余闻刺法,有余泻之,不足补之。岐伯曰:百病之生,皆有虚实,而补泻行焉。 泻虚补实,神去其室,致邪失正,真不可定,粗之所败,谓之夭命。补虚泻实,神归其室,久塞其空,谓之良工。凡用针者,随而泻之,迎 ...
分类:    2015-12-9 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