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
订阅

古籍

针灸素难要旨-卷一 难经-五、井荥俞经合主病
六十八难曰:五脏六腑,各有井荥俞经合。皆何所主?然经言所出为井,所流为荥,所注为俞,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此五脏六腑井荥俞经合所主病也。 ...
分类:    2015-12-9 20:45
针灸问对-卷之中-简介
问曰。迎而夺之。恶得无虚。随而济之。恶得无实。然古今所论迎随之义。及所用迎随之法。各各不同。愿发明之。 曰。素难所论。刺法之正也。今医所传。无稽之言也。不求诸古而师诸今。所谓下乔木。入? 矣。岐伯曰。迎 ...
分类:    2015-12-9 20:45
针灸素难要旨-卷一 难经-六、四时井荥俞经合刺
七十四难曰:经言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俞,秋刺经,冬刺合者。何谓也?然春刺井者邪在肝,夏刺荥者邪在心,季夏刺俞者邪在脾,秋刺经者邪在肺,冬刺合者邪在肾。 滑氏曰:荥俞之系四时者,以其邪各有所在也。 其肝 ...
分类:    2015-12-9 20:45
针灸甲乙经-卷九-肝受病及卫气留积发胸胁满痛第四
邪在肝,则病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 节时肿,善 。取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血脉以散恶血,取耳间青脉以去其 。 黄帝问曰:卫气留于脉(《太素》作腹)中,蓄积不行,菀蕴不得常所(《灵枢》下有使人 ...
分类:    2015-12-9 20:45
针灸问对-卷之中-三才法
补者呼气。初针刺至皮内。号曰天才。少停进针。刺至肉内。号曰人才。又停进针。刺至筋? 经走气。尽在其中。 写者吸气。针至天部。少停直至地部。得气写之。再停良久。退针人部。待气沉紧。倒针朝病。施法同前。少停 ...
分类:    2015-12-9 20:45
针灸素难要旨-卷一 难经-七、脏腑荥俞合皆以井为始
《六十三难》曰:十变言五脏六腑荥合,皆以井为始者何也?然井者东方春也,万物之始生,诸 行喘息 飞蠕动当生之物,莫不以春生。故岁数始于春,日数始于甲。故以井为始也。( 去知切,蠕音软。) 滑氏曰:十二经所出 ...
分类:    2015-12-9 20:45
针灸甲乙经-卷九-邪在心胆及诸脏腑发悲恐太息口苦不乐及惊第五
黄帝问曰:有口苦取阳陵泉,口苦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对曰:病名曰胆瘅。夫胆者,中精之腑(《素问》无此句),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此人者,数谋虑不决,胆(《素问》下有虚字)气上溢而口为之 ...
分类:    2015-12-9 20:45
针灸问对-卷之中-候气法
病未退者。针下如根。推之不动。转之不移。此为邪气。吸拔其针。未可出针。出则病复。再? 。搓而停之。补者吸之去疾。急扪其穴。写者呼之去徐。不闭其穴。 经曰。八正者。所以候八风之虚邪。以时至者也。四时者。所 ...
分类:    2015-12-9 20:45
针灸素难要旨-卷一 难经-八、脏腑井荥为五六
六十二难曰:脏井荥有五,腑独有六者。何谓也?然腑者阳也,三焦行于诸阳,故置一俞,名曰原。腑有六者,亦与三焦共一气也。 滑氏曰:脏之井荥有五,谓井荥俞经合也。腑之井荥有六,以三焦行于诸阳,故又置一俞而名 ...
分类:    2015-12-9 20:45
针灸易学-绘图针灸易学序
医道闳邃,明其术者,可以保身利物,故名儒硕士,咸究肄焉。然治法有二:曰针灸,曰方药。灸法从针,其在于古,针之所不及者,而后区之为方,剂之以药,二者相辅而行,无偏废也。独其经络窍会,寻之为难。自汉唐以来 ...
分类:    2015-12-9 20:45
针灸甲乙经-卷九-脾受病发四肢不用第六
黄帝问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对曰:四肢者,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脾乃得禀。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通,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曰:脾不主时何也?曰 ...
分类:    2015-12-9 20:45
针灸素难要旨-卷一 难经-九、阴阳井荥木金相生不同
六十四难曰:十变又言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俞土,阳俞木,阴经金,阳经火,阴合水,阳合土。 滑氏曰:十二经起于井穴,阴井为木,故阴井木生阴荥火,阴荥火生阴俞土,阴俞土生阴经金,阴经金生阴合水 ...
分类:    2015-12-9 20:45
针灸问对-卷之中-十四法
一切 凡欲下针之时。用两手大指甲。于穴旁上下左右四围掐而动之。如刀切割之状。 针之法也。 二摇 凡退针出穴之时。必须摆撼而出之。青龙摆尾亦用摇法。故曰摇以行气。 此出针法也。 三退 凡施补写。出针豆许。补时 ...
分类:    2015-12-9 20:45
针灸易学-自序
针灸之法尚矣,惟圣于医者能得其全,下此而能因易入难,推所已知,及所未知,当其应手奥难窥,一入认穴,繁而且碎,句不可读,读不可记,指归要领,求之无从。兼怵其晕针之说,手法不明,往往中止,业以难废,此惟不 ...
分类:    2015-12-9 20:45
针灸甲乙经-卷九-脾胃大肠受病发腹胀满肠中鸣短气第七
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其三里。饮食不下,鬲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则抑而下之,在下脘则散而去之 ...
分类:    2015-12-9 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