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
订阅

古籍

女科切要-卷三-广嗣论
夫阴阳交媾,当经尽之后,无有不成胎者。惟男气不足,女血虚寒,故二气不交,徒施不聚。世之无子者,曾不问自己脏腑之亏,但以涩清壮阳之剂,误为生子之良方,伤天地之和,即或有孕者,无非热药偶成,因贻毒于子女, ...
分类:    2015-12-8 22:33
女科秘旨-卷七-产后遗尿
凡产后遗尿。由气血大虚。不能约束。宜用八珍汤。加升麻。柴胡。甚者加熟附子(一片) (〔吴按〕曾有接生者以手入内。探扶小儿。损伤尿胞。以致终身渗漏。可不慎哉。) 又有生理不顺。误损尿胞膀胱者。用参、 为君 ...
分类:    2015-12-8 22:33
济阴纲目-卷之九\胎前门·下-吐血衄血咳唾血
大全云:妊娠吐血者,皆由脏腑有伤。凡忧思惊怒,皆伤脏腑,气逆于上,血随而溢,心闷胸满,久而不已,心闷甚者死。妊娠病此,多堕胎也。 薛氏曰:前证若肝经怒火,先用小柴胡加山栀、生地,次用前药合四物,后用加 ...
分类:    2015-12-8 22:33
女科秘要-卷四-验经色症
经水色紫者。热也。宜四物连附汤。 四物连附汤 归尾 赤芍 香附(各二钱) 黄连 丹皮 甘草(各一钱) 食前服。 经水色淡者血虚也。宜八物汤。加黄 。香附。姜为引。兼服地黄丸。
分类:    2015-12-8 22:33
女科切要-卷三-胎前门
受妊脉法 两尺脉微而带数,两寸浮大两关滑;身中无热脉亦洪,此是妇女胎脉法。 男女脉法 左手滑大而疾男,右手滑大而疾女;更参乳核孰先生,右女左男信无差。 双胎脉法 双胎脉法问如何,两手俱洪断不诬;欲识是男并 ...
分类:    2015-12-8 22:33
济阴纲目-卷之九\胎前门·下-疟疾
大全云:妊娠病疟(疟病虐人,症候大都相似,但妊妇患此,恐伤其胎,故立),乃夏伤于暑,客于皮肤,至秋而发,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阳相胜,寒热俱作。其发晏者,由风邪客于风府,循膂而下,卫气至一日一夜,常大 ...
分类:    2015-12-8 22:32
女科切要-卷三-逐月胎形论
初月胎形似珠露,未入宫罗在昆户;犹如秉烛在风前,风急此时难翼庇。 初月胎形,如草上珠露,未有宫罗也。在昆户之所,未入腹内也。其形欲聚欲散,未得坚强也。如月信报之,当时头晕恶心,不喜饮食,六脉浮紧者是也 ...
分类:    2015-12-8 22:32
女科秘旨-卷一-安胎论
凡孕妇脾胃旺。气血充足。则胎安产正。子亦多寿。何用安胎。若气血衰。脾胃弱。而饮食少。则虚症百出。或孕成数坠。而子不寿。是必资药力以助母胎。并寿子也。夫精血会凝而成孕。精气蒸胃而遂呕。血少肝虚。加爱醋物 ...
分类:    2015-12-8 22:32
女科切要-卷三-妊娠调护法
《保元论》云:妇人妊娠,常令乐意,运动气血,安养胎元,早当绝欲,节调饮食,内远七情,外避六淫。性宜静而不宜躁,体宜动而不宜逸。味宜凉而不宜热,食宜暖而不宜寒。毋久立久坐,毋久行久卧。又宜却除一切肥甘, ...
分类:    2015-12-8 22:32
女科要旨-叙言
医者,意也。《灵》、《素》具在,非神而明之,则拘守成方,将为斯世厉。顾医难,而医妇人女子尤难。昔人以小儿为哑科,窃意女科亦然。盖小儿不能言,而妇女则言不能尽,惟得之指下,洞见乎脉与证之相符,庶不致于差 ...
分类:    2015-12-8 22:32
女科秘旨-卷一-辨胎歌
肝为血兮肺为气。血为荣兮气为卫。荣卫和谐胎必成。血衰气盛未有体。寸微关滑尺带数。流利往来如雀啄。孕妇之脉已见形。数月怀耽休认错。三部浮沉平正等。尺按不绝胎其确。(无止方是) 滑而且散三月胎。(散者。心 ...
分类:    2015-12-8 22:32
女科切要-卷三-小产
小产者,言非大产,在四五六月之间而堕者,所谓半产是也。若二三月,人像未全,还是血块。苟有所伤而堕者,非曰堕胎,三者皆属根蒂不固,冲任经虚,须分是火是寒治之。有火者清之,白术、黄芩之属,而益以养血也。寒 ...
分类:    2015-12-8 22:32
女科要旨-卷一-调经
门人问曰:妇人以血为主,医者辄云血海,可以实指其所在乎? 陈修园曰:人身之血海,胞也。居膀胱之外,而为膀胱之室。《经》云: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是男女皆有此血海。但男则运而行之,女则停而止之。营运者无积 ...
分类:    2015-12-8 22:32
女科切要-卷三-安胎
安胎饮 治孕妇三四月,胎动不安。 熟地 当归 茯苓 甘草 川芎 白术 半夏 阿胶 地榆 白芍 加姜三片,水煎服。 紫苏饮 紫苏 陈皮 当归 白芍 川芎 人参 甘草 腹皮 安胎和气饮(又名达生散) 白术 陈皮 白芍 木香 陈仓米 ...
分类:    2015-12-8 22:32
女科秘旨-卷一-养胎
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先属少阴。天癸既行属厥阴。天癸既绝属太阴。或妊娠养胎。始于厥阴者。是祖气生化之原也。阴阳配合。故次及少阳胆经。五行相生。正是肝胆之木。次及胞络。三焦之火。历脾、肾、肺、大肠、胃、膀 ...
分类:    2015-12-8 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