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
订阅

古籍

外科启玄-卷之五-臀痈
臀痈(图缺) 臀上乃足太阳经。多血少气。盖精肉气血罕来。最痛。因见虚弱即当内托补其血气。如疮少向胯骨环跳穴者。兼足少阳经。少血多气更加引经药更妙。左右相同。承扶穴是也。
分类:    2015-12-7 22:36
外科十三方考-上编-阴阳相半歌
阴阳相半属险症,阳吉阴凶生死昭,似阳微痛微 肿,如阴半硬半肿高,肿而不溃因脾弱,溃而不敛为脓硗,五善之症虽兼有,如现七恶岂全逃,饮食若能知味美,二便调和尚可疗,按法医治应手效,阳长阴消自可调。 半阴半阳 ...
分类:    2015-12-7 22:36
外科理例-卷七-肺痈肺痿一百三十四
喘嗽气急胸满者。表散之。 咳嗽发热者。和解之。 咳而胸膈隐痛唾痰腥臭者。宜排脓。 喘急恍惚。疾盛者。宜平肺。 咳脓脉短者。宜补之。 肺痿。寸口脉数而虚肺痿之候久嗽不已。汗出过度。重亡津液便如烂瓜。下如豕脂 ...
分类:    2015-12-7 22:36
伤科补要-第十九则·曲骱
肘骨者,胳膊中节上下支骨交接处也,俗名鹅鼻骨。上接 骨,其骱名曲 。自肘至腕,有正辅二根:其在下而形体长大连肘尖者,为臂骨;其在上而形体短细者,为转骨。叠并相倚,下接于腕骨。其骱若出,一手捏住骱头,一手 ...
分类:    2015-12-7 22:36
外科十三方考-上编-痈疽善恶歌
法则无他审症先,阴阳两症必须参,五善七恶休咎定,明哲先当仔细观。 夫病分内外,审症宜详,病由脏腑经络而发,痈疽亦自脏腑而成,内症必先察其表里,外症亦当审其阴阳,审症既确,施治自易。痈疽阳症之形,发为红 ...
分类:    2015-12-7 22:36
外科启玄-卷之五-骨痈
骨痈(图缺) 此疮发作一二年不愈。常落出骨一片或一细骨。或有蛀蚀眼。或三五个月落一片。名曰多骨疮。非营气不从所生。乃母受孕后。复感精气故也。用飞过陀僧桐油调膏摊帛贴之效。
分类:    2015-12-7 22:36
外科理例-卷七-胃脘痈一百三十五
胃脘痈当候胃脉。人迎者。胃脉也。其脉沉细。气逆则甚。甚则热聚胃口而为痈。若脉。脓已成。迟紧。虽脓未就。已有瘀血。宜急治之。否则邪毒内攻。腐烂肠胃。不可救也。宜射干汤 射干(去毛) 栀子 赤茯苓 升麻(各一 ...
分类:    2015-12-7 22:35
伤科补要-第二十则·手腕骱
腕骨,即掌骨,乃五指之本节也,俗名虎骨。其大小六枚,凑以成掌,非块然一骨也。 其上并接臂、辅两骨之端,其外侧高骨,俗名龙骨,能宛屈上下,故名腕。若手掌着地,只能伤腕。若手指着地,其指翻贴于臂者,腕缝必 ...
分类:    2015-12-7 22:35
外科启玄-卷之五-腰痈
腰痈(图缺) 此疮发于软肋下近腰带脉五枢维道穴。是足少阳经。多气少血。寒热 肿痛。余治一人脓出一桶余。内托大补而愈。左右相同。
分类:    2015-12-7 22:35
外科十三方考-上编-痈疽五善歌
心善精神爽,言清色润鲜,不躁不烦渴,寤寐两相安。肝善身轻便,不怒不惊烦,指甲红润色,起坐觉安然。脾善唇滋润,知味喜加餐,脓黄不臭秽,大便不稀干。肺善声音响,不喘无嗽痰,皮肤光润泽,呼吸气相安。肾善不午 ...
分类:    2015-12-7 22:35
伤科补要-第二十一则·臀骱骨
胯骨,即髋骨也,又名髁骨。其外向之凹,其形似臼,以纳髀骨之上端如杵者也,名曰机,又名髀枢,即环跳穴处也,俗呼臀骱。若出之,则难上,因其膀大肉浓,手捏不住故也。 必得力大者三、四人,使患者侧卧,一人抱住 ...
分类:    2015-12-7 22:35
外科理例-卷七-脑疳一百三十六
一儿头患白疮。皮光且急。诸药不应。名曰脑疳疮。乃胎毒挟风热而成。服龙胆丸 及荟末于鼻内。兼搽解毒散而愈。若重者。发结如穗。脑热如火。遍身汗出。囟肿胞高。尤当
分类:    2015-12-7 22:35
外科十三方考-上编-痈疽七恶歌
一恶神昏愦,心烦舌燥干,疮色多紫黑,言语见呢喃。二恶身筋强,目睛正视难,疮头流血水,惊悸是伤肝。三恶形消瘦,疮形陷又坚,脓清多臭秽,脾败食不甘。四恶皮肤槁,痰多韵不圆,喘生鼻频扇,肺绝定归泉。五恶时引 ...
分类:    2015-12-7 22:35
外科启玄-卷之五-内痈
内痈(图缺) 痈疽所生。原无定处。内因七情浓味挟郁而成。凡疮生外体易治。在腔子里盲膜旁作痛。服药不愈。其脉重取芤数。非痛脉也。知有脓也。以四物汤加桔柴胡香附角刺数剂。脓出大便而安。
分类:    2015-12-7 22:35
外科理例-卷七-肺疳一百三十七
一儿咳嗽。喘逆。壮热恶寒。皮肤如粟。鼻痒流涕。咽喉不利。颐烂吐红。气胀毛焦。 作利。名曰肺疳。以地黄清肺饮及化 丸治之而愈。
分类:    2015-12-7 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