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订阅
古籍
下级分类:
经典类
|
中药类
|
方剂类
|
各家类
|
五官类
|
四诊类
|
针灸类
|
外科类
|
妇儿类
|
医案类
|
养生类
|
现代类
外科精要-卷上-论隔蒜灸得效第五
李氏云:治疽之法,灼艾之功胜于用药,盖使毒气外泄。譬诸盗入人家,当开户逐之。 不然,则入室为害矣。凡疮初发一二日,须用大颗独蒜切片三分浓,贴疽顶,以艾隔蒜灸之,每三壮易蒜,痛者灸令不痛,不痛者灸之令痛 ...
分类:
外科精要
2015-12-7 22:03
医学衷中参西录-药物-73.蜈蚣解
蜈蚣:味微辛,性微温。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性有微毒,而转善解毒,凡一切疮疡诸毒皆能消之。其性尤善搜风,内治肝风萌动、癫痫眩晕、抽掣螈 、小儿脐风;外治经络中风、口 ...
分类:
医学衷中参西录
2015-12-7 22:03
外科精要-卷上-背疽肿漫寻头灸法第六
李氏云:凡患背疽,漫肿无头者,用湿纸贴肿处,但一点先干处,乃是疮头。可用大蒜十颗,淡豉半合,乳香钱许,研烂置疮上,铺艾灸之,痛否皆以前法为度。 〖愚按〗前症或附骨疽,及臀腿诸毒初起未明者,寻头用灸,多 ...
分类:
外科精要
2015-12-7 22:03
医学衷中参西录-药物-74.
水蛭:味咸,色黑,气腐,性平。为其味成,故善入血分;为其原为噬血之物,故善破血;为其气腐,其气味与瘀血相感召,不与新血相感召,故但破瘀血而不伤新血。且其色黑下趋,又善破冲任中之瘀,盖其破瘀血者乃此物之 ...
分类:
医学衷中参西录
2015-12-7 22:03
外科精要-卷上-蒜饼施用分其轻重第七
伍氏曰:凡用蒜饼灸者,盖蒜味辛温有毒,主散痈疽,假火势以行药力。有只用艾炷灸者,此可施于顽疽痼发之类。凡赤肿紫黑毒甚者,须以蒜艾同灸为妙。 〖愚按〗前法诚有回生之功。若顽疮痼疾,脾胃虚弱,营气不能滋养 ...
分类:
外科精要
2015-12-7 22:03
外科方外奇方-卷四-口牙部
牙疳方 川柏(三钱) 寒水石(三钱) 黄丹(一钱) 千层蚌壳(一钱) 人中白(三钱) 梅冰片(一分) 共研细末。 牙疳回疳散 真人中白(五分。 ) 陈蚕茧(二钱五分。 存性) 五倍子(一钱。打碎去蛊) 制明矾法。用 ...
分类:
外科方外奇方
2015-12-7 22:02
医学衷中参西录-药物-75.蝎子解
蝎子:色青,味咸(本无咸味,因皆腌以盐水,故咸),性微温。善入肝经,搜风发汗,治痉痫抽掣,中风口眼歪斜,或周身麻痹,其性虽毒,转善解毒,消除一切疮疡,为蜈蚣之伍药,其力相得益彰也。 此物所含之毒水即硫 ...
分类:
医学衷中参西录
2015-12-7 22:02
外科精要-卷上-灸法要论第八
伍氏方论曰:夫痈疽发背,皆有所困,前篇言之详矣。凡初觉赤肿,先从背脊骨第二陷中两傍,相去同身寸各一寸五分,名热腑穴,二处各灸七壮,此能 泄诸阳热气,永无痈疽之苦。或隔蒜灸,不论壮数,则邪无所容,而真气 ...
分类:
外科精要
2015-12-7 22:02
医学衷中参西录-药物-76.蝉蜕解
蝉蜕:无气味,性微凉。能发汗,善解外感风热,为温病初得之要药。又善托隐疹外出,有皮以达皮之力,故又为治隐疹要药。与蛇蜕并用,善治周身癞癣瘙痒。若为末单服,又善治疮中生蛆,连服数次其蛆自化。为其不饮食而 ...
分类:
医学衷中参西录
2015-12-7 22:02
外科方外奇方-卷四-鼻耳部
鼻渊方(即脑漏) 蟾酥 龙骨 石首鱼脑 共为细末吹之。或加辛夷 冰片各少许。 又方 上血珀 真广藿香叶等分 研细吹之。 又方 白石脂一味研细吹之。内服补中益气汤。或六味丸。 又方 搅朱漆绵兜(一两) 白鸽子翎。去硬 ...
分类:
外科方外奇方
2015-12-7 22:02
外科精要-卷上-痈疽灼艾痛痒论第九
伍氏曰:凡治痈疽发背疔疮,不痛者,必灸使痛,痛者,必灸使不痛。若初灸即痛者,由毒气轻浅,灸而不痛者,乃毒气深重,悉宜内服追毒排脓,外敷消毒之药。大抵痈疽不可不痛,又不可大痛,闷乱不知痛者,难治。 〖愚 ...
分类:
外科精要
2015-12-7 22:02
外科方外奇方-卷四-脚部
青螺散 真铜青 六一散等分 共为细末掺。专治脚痔脚疰。 阴湿脚疮久烂方 铜青 胆矾(各五分) 飞黄丹(二钱) 密陀僧 轻粉 煨石膏(各一钱) 共为末。临卧掺上。痛一夕即结痂。或有痒处。毒水不干。又掺上。痒极掺之 ...
分类:
外科方外奇方
2015-12-7 22:02
医学衷中参西录-药物-77.羚羊角解
羚羊角:性近于平不过微凉。最能清大热,兼能解热中之大毒。且既善清里,又善透表,能引脏腑间之热毒达于肌肤而外出,疹之未出,或已出而速回者,皆可以此表之,为托表麻疹之妙药。即表之不出而毒气内陷者,服之亦可 ...
分类:
医学衷中参西录
2015-12-7 22:02
外科精要-卷上-脑疽灸法第十
李氏云:脑疽及颈项有疽,不可用隔蒜灸,恐引毒上攻,宜灸足三里穴五状,气海穴三七壮,仍服凉血化毒之药,或以骑竹马穴法灸之。凡头项咽喉生疽,古法皆为不治,若用此法,多有生者。如五香连翘漏芦等汤,国老膏、万 ...
分类:
外科精要
2015-12-7 22:02
医学衷中参西录-药物-78.血余炭解
血余者,发也,不 则其质不化,故必 为炭然后入药。其性能化瘀血、生新血有似三七,故善治吐血、衄血。而常服之又可治劳瘵,因劳瘵之人,其血必虚而且瘀,故《金匮》谓之血痹虚劳。人之发,原人心血所生,服之能自还 ...
分类:
医学衷中参西录
2015-12-7 22:02
1 ...
709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716
... 1973
/ 1000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