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
订阅

古籍

医学衷中参西录-药物-70.萆解
萆 :味淡,性温。为其味淡而温,故能直趋膀胱温补下焦气化,治小儿夜睡遗尿,或大人小便频数,致大便干燥。其温补之性,兼能涩精秘气,患淋证者禁用,醒脾升陷汤后曾详论之。 萆 为治失溺要药不可用之治淋。《名医 ...
分类:    2015-12-7 21:57
医学衷中参西录-药物-71.鸡内金解
鸡内金:鸡之脾胃也,其中原含有稀盐酸,故其味酸而性微温,中有瓷、石、铜、铁皆能消化,其善化瘀积可知。《内经》谓“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盖脾中多回血管,原为通彻玲珑之体,是以居于中焦以升降气化,若有瘀积 ...
分类:    2015-12-7 21:56
跌打秘方-论治法
大凡头上受伤、脑髓出者,难治;骨色青者,亦难治。若他处骨肉破碎,即将空痛散敷之,内服疏风理气汤五、六剂。伤口平复,再投补血顺气汤。若有破伤风,牙关紧闭,角弓反张之症,急以飞龙夺命汤投之。 若目受伤,将 ...
分类:    2015-12-7 21:56
跌打秘方-论伤各要害处不治
凡受伤之人,痰多及眼珠淡白者不治。 唇吊者不治。 失枕者不治。 口鼻黑及屎黑者不治。 目斜视气响者不治。 喘急心高者不治。 耳鼻赤色者不治。 如断盖心骨及耳内脑后衣,并穿破阴囊阴户,伤重痛苦难忍,瘀血攻心, ...
分类:    2015-12-7 21:56
跌打秘方-论用药
自然铜乃接骨之要药,惟敷药不用,汤饮必须用之。 以续断、五加皮为佐;活血以红花、当归为主;理气以青皮、枳壳为先;破血以桃仁、木通为君;补血以芍药、生地为最。 若欲疏风先须理气,活血亦须顺气为要。在足木瓜 ...
分类:    2015-12-7 21:56
医学衷中参西录-药物-33.天花粉解
天花粉:栝蒌根也,色白而亮者佳,味苦微酸,性凉而润。清火生津,为止渴要药(《伤寒论》小柴胡汤,渴者去半夏加栝蒌根,古方书治消渴亦多用之)。为其能生津止渴,故能润肺,化肺中燥痰,宁肺止嗽,治肺病结核。又 ...
分类:    2015-12-7 21:56
跌打秘方-论各穴要害之处
大凡人左胸为气门,右胸为痰火;左肋为食肚,右肋为血海。前胸为龙潭穴,背心为海底穴。 左乳伤发嗽,右乳伤发呃。两腰为二珠穴,伤则发笑。男子伤于上部易治,以男子气盛、上升故也,女子伤于下部者易治,盖女子血 ...
分类:    2015-12-7 21:56
医学衷中参西录-药物-34.干姜解
干姜,味辛,性热。为补助上焦、中焦阳分之要药。为其味至辛,且具有宣通之力,与浓朴同用,治寒饮杜塞胃脘,饮食不化;与桂枝同用,治寒饮积于胸中,呼吸短气;与黄 同用,治寒饮渍于肺中,肺痿咳嗽; 与五味子同用 ...
分类:    2015-12-7 21:56
跌打秘方-论验轻重伤诀
一看眼,凡内伤积有瘀血,白睛必有红筋,筋多瘀血多,筋少瘀少。若眼珠动运有神气者,可治,否则难治。 二看手指甲,以我手大指押病者指甲上,一放开血色即还原者,可治。若迟缓还原,或乌色或紫色者不治。 三看阳道 ...
分类:    2015-12-7 21:55
医学衷中参西录-药物-35.生姜解
将鲜姜种于地中,秋后剖出去皮晒干为干姜;将姜上所生之芽种于地中,秋后剖出其当年所生之姜为生姜。 是以干姜为母姜,生姜为子姜,干姜老而生姜嫩也。为生姜系嫩姜,其味之辛、性之温,皆亚于干姜,而所具生发之气 ...
分类:    2015-12-7 21:55
跌打秘方-论用药要诀
凡治跌打损伤重症,不可匆忙下药,若患者不能开口,先将乌梅嚼烂擦其牙龈,或将皂角末吹入鼻中得喷嚏,口即开,随用韭菜根捣汁炖热,和童便服之,不下咽者难治。若纳下,即同瘀血吐出,视其伤之轻重,先服夺命神丹, ...
分类:    2015-12-7 21:55
医学衷中参西录-药物-36.附子、乌头、天雄解
附子:味辛,性大热。为补助元阳之主药,其力能升能降,能内达能外散,凡凝寒锢冷之结于脏腑、着于筋骨、痹于经络血脉者,皆能开之,通之。而温通之中,又大具收敛之力,故治汗多亡阳(汗多有亡阳亡阴之殊,亡阳者身 ...
分类:    2015-12-7 21:55
跌打秘方-论各伤主方
伤章门者用当归红花饮。伤血海者用血竭煎。伤气海者用木香饮。伤中脘者用麻黄饮。 伤中会者用乳香饮。伤风门者用五加皮饮。伤丹田者用十大功劳饮。伤肺底者香附饮或五加皮饮。伤后胁者用象胆煎。伤腰者用杜仲饮。打 ...
分类:    2015-12-7 21:55
医学衷中参西录-药物-37.肉桂解
肉桂:味辛而甘,气香而窜,性大热纯阳。为其为树身近下之皮,故性能下达,暖丹田,壮元阳,补相火。其色紫赤,又善补助君火,温通血脉,治周身血脉因寒而痹,故治关节腰肢疼痛及疮家白疽。木得桂则枯,且又味辛属金 ...
分类:    2015-12-7 21:55
医学衷中参西录-药物-38.知母解
知母:味苦,性寒,液浓而滑。其色在黄、白之间,故能入胃以清外感之热,伍以石膏可名白虎(二药再加甘草、粳米和之,名白虎汤,治伤寒温病热入阳明)。入肺以润肺金之燥,而肺为肾之上源,伍以黄柏兼能滋肾(二药少 ...
分类:    2015-12-7 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