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
订阅

古籍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一谟集·小儿则(下)-溺白(三十五)
小儿便如米泔,或溺停少顷变作泔浊者,此脾胃湿热也。凡饮食不节者多有此证,然亦有气虚下陷而然者。若脉证兼火者,当清利,宜导赤散,或四味肥儿丸。若饮食过伤兼胀滞者,宜保和丸、大安丸。若形气不足,或黄瘦,或 ...
分类:    2015-12-7 19:01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四十七·杂疗门-解金银铜铁石毒
论曰五金受五方精气,各有毒性,不可谓有利无害也。服之适宜,足以瘳疾,服之非宜,徒伤正气,当随所畏恶以制之,服石法亦若是。 治金毒方 鸭血(一盏) 上一味,每服半盏,和鸡子清调下,未效再服。 治银毒方 黄连 ...
分类:    2015-12-7 19:00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一谟集·小儿则(下)-变蒸(三十六)
巢氏云:小儿变蒸者,以长血气也。变者上气,蒸者体热。钱仲阳曰:变者,易也。小儿在母腹中,乃生骨气,五脏六腑成而未全。自生之后,即长骨脉、脏腑之神志,自内而长,自下而上。 故以生之日后三十二日一变蒸,即 ...
分类:    2015-12-7 19:00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四十七·杂疗门-蛊毒
论曰千金论曰,蛊毒千品,种种不同,有得三年方死,有一月或百日乃死者,其为病亦各有异,或下鲜血,或好卧暗室,或心性反常,乍嗔乍喜,或四肢沉重酸痛,缓与急皆有殊也。且以五蛊推之,有蛇蛊,有蜥蜴蛊,有蜣螂蛊 ...
分类:    2015-12-7 19:00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一谟集·小儿则(下)-小儿下论列方(三十七)
理中汤(热一) 理中丸(同上) 十全大补汤(补二十) 养中煎(新热四) 温胃饮(新热五) 六味地黄丸(补百二十) 理阴煎(新热三) 胃关煎(新热九) 八味地黄丸(补一二一) 四君子汤(补一) 五君子煎(新热六) ...
分类:    2015-12-7 19:00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四十八·杂疗门-马汗入疮
论曰诸疮未愈而为马汗淹渍者,令人身体壮热,疼痛 肿,毒气淫溢,则呕逆闷乱,传入腹中,亦能杀人。 治马汗入疮肿痛方 马鞭梢(烧灰) 上一味为末,以猪脂和,涂疮上。 治马汗入疮疼痛方 鸡毛 上一味烧灰,每服一钱 ...
分类:    2015-12-7 19:00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二谟集·痘疹诠-麻疹
述原(一) 景岳子曰:痘之与疹,原非一种,虽痘之变态多证,而疹之收敛稍易,然疹之甚者,其势凶危,亦不减于痘,最为可畏,盖疹毒痘毒,本无异也。第古人重痘而忽疹,多不详及,使后人无所宗法,余实怅之。自得罗 ...
分类:    2015-12-7 19:00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四十八·杂疗门-犬啮伤
论曰犬不触而伤人者,谓之 犬,凡春末夏初,犬多发狂,邂逅被啮者,法宜灸之,百壮,以后日灸一壮,百日不阙者,方得免,若见疮差痛定已平复者,此毒在内,旦夕必死,此害至重,世皆轻之,凡狂犬所啮,令人狂躁,精 ...
分类:    2015-12-7 19:00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三烈集·痘疹诠\痘疮(上)-总论(一)
痘疮一证,俗曰天疮,原其所由,实由胎毒内藏,而复因时气外触,其毒乃发,故传染相似,是亦天行疫疠证也。但考之《内经》则止言疡胗,即今斑疹之属也。故自越人、仲景、元化、叔和诸公皆无一言及痘,可见上古本无是 ...
分类:    2015-12-7 19:00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四十八·杂疗门-诸虫啮
论曰诸虫啮所伤,其类不一,然毒入皮肤,非真气正法不能移变,故上古有移精变气祝由之法,今虽具存,而逐恶去毒之剂,亦不可废也。 治百虫啮,毒气内攻,雄黄丸方 雄黄(研) 朱砂(研各半两) 藜芦(去苗微炒)巴豆 ...
分类:    2015-12-7 19:00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三烈集·痘疹诠\痘疮(上)-初辩痘证(二)
痘疹发热,大抵初时与伤寒相似。然伤寒之邪从表入里,故见各经之证,痘疹之毒则从里出表,故见五脏之证。如呵欠闷顿,肝证也;乍凉乍热,手足稍冷,多睡,脾证也;面燥腮赤,咳嗽喷嚏,肺证也;惊悸,心证也; 凉耳 ...
分类:    2015-12-7 19:00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四十八·杂疗门-诸蛇螫
论曰蛇火虫也,热气炎极,为毒至甚,五方所出,名称不同,惟广南尤多,彼山崇地湿,水火蒸郁,所生最盛,蕲黄之地,蛇类稍众,南中有一山,居水中,当四五月之交。群蛇吐毒气。凡高数丈,蒸若云雾,每至中夏,瘴气盛 ...
分类:    2015-12-7 19:00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三烈集·痘疹诠\痘疮(上)-论脉(三)
痘自发热以至起胀,毒从内出,阳之候也,脉宜浮大而数,不宜沉细而迟。自灌脓收靥以后,毒已外解,阴之候也,脉宜和缓,不宜洪数。又曰:痘疮之脉,中和为贵,不可过于躁疾,或见微小。故曰:脉静身凉者生,脉躁身热 ...
分类:    2015-12-7 19:00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四十八·杂疗门-蝎螫
论曰凡蝎螫人,有雌雄之辨,雄者痛止一处,雌者流散无定,世传禁祝之法虽众,然汤熨涂敷之剂,亦不可废也。 治蝎螫,吹鼻散方 藜芦(去芦头) 猪牙皂荚(酥炙去皮) 丁香 蜀葵花蕊 荜茇(各半两) 上五味,捣罗为末 ...
分类:    2015-12-7 19:00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三烈集·痘疹诠\痘疮(上)-形色情性(四)
凡天行痘疹之时,有于未出之先,察其形色情性,可以预知吉凶也。一观其色:如面颜红白明润,与平日同而无变者吉,如忽见红赤而太娇,或 白而无彩,顿然改变异于平时者凶。又如额有青纹,目有赤脉,口有黑气,耳有尘 ...
分类:    2015-12-7 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