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
经典类
订阅
经典类
下级分类:
金匮要略方论
|
温病条辨
|
黄帝内经灵枢
|
黄帝内经素问
|
灵素节注类编
|
内经博议
|
内经评文
|
内经知要
|
难经
|
难经悬解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
金匮钩玄
|
金匮要略心典
|
金匮要略
|
金匮玉函经二注
|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
金匮翼
|
类证活人书
|
中藏经
金匮玉函经二注-叶序
自来学医者。多讲求伤寒。而杂病则略之。盖伤寒分经论证。蹊径了然。非若杂病之门类繁赜。博综为难也。不思仲景氏祖经方而集其大成。伤寒论中一百十三方。皆自杂病方中检入。故无不可以治杂病。其专治杂病之方。则惟 ...
分类:
金匮玉函经二注
2015-12-7 18:22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卷三-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脉证九条、方六首)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蛔。下之不肯止。 〔鉴〕按此条是伤寒论厥阴经正病。与杂病消渴之义不同。必是错简。喻氏法律云。消渴之证。内经有其论无其治。金匮有论有治矣。而集书者。 ...
分类: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2015-12-7 18:22
金匮钩玄-卷第一-眩晕
(火动其痰。) 二陈汤加黄芩、苍术、羌活,散风行湿。或用防风行湿之剂可也。 昔有一老妇,患赤白带一年半,是头眩,坐立不久,睡之则安。专用治赤白带除之,其眩自安矣。
分类:
金匮钩玄
2015-12-7 18:22
金匮玉函经二注-陈序
汉、张仲景医理最精。以伤寒一门。为病中最要。既为伤寒论以明治法。复为金匮玉函经以为治杂症之矩 。岐伯、秦越人后一人而已。后之注者。以宋赵君以德衍义为最精。国朝周扬后又为之补注于本书。益加融贯仲景之书。 ...
分类:
金匮玉函经二注
2015-12-7 18:22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卷三-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论七首、脉证五条、方九首)
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外证 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 ...
分类: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2015-12-7 18:22
金匮钩玄-卷第一-眉棱痛
风热痰,作风痰治,类痛风。白术,酒黄芩末,茶调服。 又方:川乌头、草乌,二味为君,童便浸洗,炒,去毒,细辛、黄芩、羌活、甘草,佐之。
分类:
金匮钩玄
2015-12-7 18:22
金匮玉函经二注-自序
尝思事不师古。其法不立。师古而不师圣人。其理不精。圣人每于礼乐教养之外。凡可以爱护施民者。无所不至。视人疾痛。如在乃身。故仲景既着伤寒论垂万世法。而复出其心思。着金匮玉函经为杂证矩范。使天下后世有志此 ...
分类:
金匮玉函经二注
2015-12-7 18:22
金匮钩玄-卷第一-耳聋
少阳厥阴热多,皆属于热,耳鸣者是。 戴云:亦有气闭者,盖亦是热。气闭者,耳不鸣也。 蓖麻子(四十九粒) 枣肉(十个) 上入人乳捣成膏子,石头上略晒干,便丸如桐子大,以绵裹塞于耳中。 又方:用鼠胆入耳中,尤 ...
分类:
金匮钩玄
2015-12-7 18:22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卷三-黄胆病脉证并治第十五(论二首、脉证十四条、方七首)
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苦。徐本。脉经。作若。) 〔程〕脉得浮缓者。必发黄。故伤寒脉浮而缓者。系在太阴。太阴者。必发身黄。今浮为风。缓为痹。非外证之 ...
分类: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2015-12-7 18:22
金匮玉函经二注-卷一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论十三首方一首脉证二条)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 ...
分类:
金匮玉函经二注
2015-12-7 18:21
金匮钩玄-卷第二-心痛
(即胃脘痛。) 心痛,虽日数多,不吃饮食,不死。若痛方止便吃还痛,必须三五服药后,方可吃物。 大凡心膈之痛,须分新久。若明知身受寒气,口食寒物而病,于初得之时,当以温散或温利之药。若曰病得之稍久,则成郁 ...
分类:
金匮钩玄
2015-12-7 18:21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卷四-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脉证十二条、方五首)
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则为悸。 〔沈〕惊从外入。悸是内发。悸者心神恍惚。跳动不能自主之貌也。 〔徐〕前奔豚章。既言有惊怖。有火邪。皆从惊发得之。此又另揭惊悸言之。非详其病所从得。乃谓病有惊狂不安者。 ...
分类: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2015-12-7 18:21
金匮玉函经二注-卷二 痉湿病脉证第二
(论一首脉证十二条方十一首)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补注〕此论痉病也。非伤寒也。非寒而何得以太阳目之。以其头痛腰脊痛。与太阳伤营不异。故以太阳定之。然既曰太阳。又何以名痉。其角弓反张 ...
分类:
金匮玉函经二注
2015-12-7 18:21
金匮钩玄-卷第二-腰痛
(湿热、肾虚、瘀血。) 湿热腰痛者,遇天阴或坐久而发者是。肾虚者,疼之不已者是也。瘀血者,日轻夜重者是也。 脉大者肾虚,用杜仲、龟板、黄柏、知母、枸杞、五味之类,用猪脊髓丸。 脉涩者瘀血,用补阴丸中加桃 ...
分类:
金匮钩玄
2015-12-7 18:21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卷四-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论一首、脉证二十七条、方二十三首 ...
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鉴〕呕家呕吐或谷或水。或痰涎。或冷沫。令呕而有脓。此内有痈。脓溃而呕。非呕病也。故曰。不可治。呕脓尽自愈。赵良曰。此痈之在胃脘上口者也。若过半中。在肺之下者。脓则 ...
分类: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2015-12-7 18:21
1 ...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 74
/ 74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经典类
中药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