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五官类
订阅

五官类

眼科阐微-卷之三·利集-烂眼生虫症
烂眼有虫,其痒不可当,宜用: 取虫膏 覆盆子叶,不拘多少,为末,水调成膏,摊纱绢上,贴眼片时,其中即出。 大凡眵泪、热泪、风泪,俱点扫雾丹。惟秋冬迎风流泪,并时常流冷泪,此虚泪也。用: 枸杞子八两,捣烂装 ...
分类:    2015-12-9 21:48
眼科秘诀-卷之二 注孙真人眼科秘诀后
按真人《总理眼科秘诀》一书,专治少年中年时发时歇红丝云翳遮蔽瞳人等症。至于时症,只服冲和汤、开明汤二方愈矣。 若年久生云红丝翳者,开手先用: 羌活胜风汤 白术(五分,土炒) 枳壳(麸炒) 川芎 防风 白芷 羌 ...
分类:    2015-12-9 21:48
眼科阐微-卷之三·利集-风砂入目
风砂入目,粘睛不脱,疼痛瘾涩流泪,闭目不开,日久生云翳,赤丝瘀血堆聚。先用细海浮石削如笔头,安笔筒上,蘸凉水打磨。瘀血积滞散了,然后服通灵散。眼皮内砂粟,并珠上浓翳,俱用此打磨。 通灵散 瞿麦(一钱) ...
分类:    2015-12-9 21:48
眼科阐微-卷之三·利集-白睛黑色症
眼白珠俱黑者,血愦也。药力到,呆痴少许,即愈。宜用: 五灵散 五灵脂(三钱) 研末,热黄酒调服。
分类:    2015-12-9 21:48
眼科阐微-卷之三·利集-痰喘眼症
胸膈痰喘有声,两目昏暗,宜用: 五仙汤 (老年虚弱不用) 细茶(一两五钱) 山楂 甘草 广陈皮(各五钱) 老姜(一钱) 水二钟,煎八分,温服。片时即吐出痰涎,重则三、四碗,轻吐一、二碗。吐完以小米汤止之。五、 ...
分类:    2015-12-9 21:48
眼科阐微-卷之三·利集-睡起目赤症
睡起目赤良久者,此血热也。用生地黄半斤,捣汁,浸粳米半升,三浸三晒,每早煮粥一盏,食之即愈。
分类:    2015-12-9 21:47
眼科阐微-卷之三·利集-痰火昏蒙症
膈上有痰,目赤昏,用蛤粉一两,青黛一两,为末,蜜丸圆眼核大。每一丸噙化,痰化为水,目自明。 若痰不清,火不降,日久生翳,外障成矣。凡眼病皆因痰起,痰因火生也。 眼病遗精者,用六味地黄丸全料,加牡蛎烧红。 ...
分类:    2015-12-9 21:47
眼科阐微-卷之三·利集-伤寒后眼症
伤寒后余邪不散,上走空窍,两眼瘾涩,赤胀,生翳,羞明,头疼,宜用: 人参补胃汤 人参 白茯苓 炙甘草 白术 黄 羌活 独活(各六分) 白芍 生地 泽泻(各三分) 熟地 归身(各四分) 柴胡 防风(各五分) 白水二钟, ...
分类:    2015-12-9 21:47
眼科阐微-卷之三·利集-出血过多眼症
出血过多目病,男子衄血、便血,妇人产后崩漏,亡血过多,致睛珠疼痛,羞明酸涩,眼睫无力,眉角太阳酸痛,宜用: 芎归补血汤 生地 天冬(各四分) 川芎 牛膝 白芍 炙草 白术 防风(各五分) 熟地 归身(各六分) 上 ...
分类:    2015-12-9 21:47
眼科阐微-卷之三·利集-妇人胎前产后眼症
按妇人胎前、产后眼症,与常人不同,须要审症的而用药当,庶几无伤胎之患。 夫胎前产后,多因气血失调,以致燥火上攻,阴阳涩滞,或风邪乘虚,邪火浸淫,七情抑郁,六气引邪。不必拘泥其翳膜红疼,胎前惟有安胎清火 ...
分类:    2015-12-9 21:47
眼科阐微-卷之三·利集-妇人行经眼症
妇人行经,去血过多,眼疼,黑眼花翳白陷,此血衰肝虚也。宜服: 补血当归汤 当归 菊花(各五钱) 川芎 白术 细辛 茺蔚子 白芍 羌活 薄荷 大黄(各二钱) 甘草(三钱)车前(三钱) 防风(二钱半) 白蒺藜(三钱) ...
分类:    2015-12-9 21:47
眼科阐微-卷之四·贞集-小儿眼症
按小儿目病,与大人不同。大人目病,多因忧患、恼怒、七情、色欲所致,内伤于脏腑,外发于眼目。 至于小儿目病,不过胎毒、血热之故。症既不同,治法亦异。 盖小儿秉受天真不足,气血嫩弱,间有云翳障膜,极难治疗。 ...
分类:    2015-12-9 21:46
眼科阐微-卷之四·贞集-小儿痘后目症论
目为五脏之精华,五脏精气皆上注于目,故阴阳合德而为精明也。丹溪曰:目病属风热血少。夫痘蕴非常之热,自里而达于外。苟气血弱,不能逐毒外出,则毒火内蕴而血脉逆行,斯痘毒攻于目矣。 按小儿眼症,偶感风热,无 ...
分类:    2015-12-9 21:46
眼科阐微-卷之四·贞集-小儿疳伤眼症论
按疳症皆因饮食无节、饥饱失调,以致腹大、面黄,重则伤命,轻则伤目。勿治其目,竟治其疳,目病自愈。切忌油面、炙爆等物。 按小儿疳眼,无论肥瘦,但见白珠先带黄兼白色皱起,后微红生眵,怕亮不睁,上下眼皮频频 ...
分类:    2015-12-9 21:46
眼科阐微-卷之四·贞集-秘传开瞽复明仙方
神农尝百草,岐伯制方书。药有酸甜苦辣,病有寒暑温冷。或因四气外感,或为七情内伤,夏畏热而卧湿,冬惧寒而眠炕,过食煎炒爆炙,苦心书典伤神。偶沾目有毫疾,酒色谨忌当先。初则红肿痛涩,重则热障渐生。二十三般 ...
分类:    2015-12-9 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