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外科类
订阅

外科类

外科证治全书-序(一)
士人读书明理,期于世有所济,立功名以见重当时,此体用兼备之学也。若学成理明,无意立名,而慈祥之念,无时无地不期于济世,此其品诣不又加人一等乎哉?余观伦声许生《外科证治》一书而有感焉。伦声少嗜学,经史而 ...
分类:    2015-12-7 22:45
外科枢要-卷三-论下疳疮(五)
(妇人阴疮等症见《女科撮要》、《妇人良方》) 下疳属肝经湿热下注,或阴虚火燥。治法:肿痛发热者,血虚而有热也,四物汤加柴胡、山栀。肿痛寒热者,肝经湿热也,小柴胡汤加龙胆草、黄连。肿痛便涩者,湿热壅滞也 ...
分类:    2015-12-7 22:44
外科正宗-卷之三 下部痈毒门-痔疮论第三十
夫痔者,乃素积湿热,过食炙爆,或因久坐而血脉不行,又因七情而过伤生冷,以及担轻负重,竭力远行,气血纵横,经络交错;又或酒色过度,肠胃受伤,以致浊气瘀血流注肛门,俱能发痔。此患不论老幼男妇皆然,盖有生于 ...
分类:    2015-12-7 22:44
外科证治全书-自记
昌性好医,少时诵读之暇,访求名医着述,见外证与小儿痘证两门,生死反掌,非比内证,尚可延迟待治。闻东台周舒轩先生精医术,昌往从学焉,十余年深究精思,稍知梗概。 继得郑西宾《痘证必读》,虽集腋成裘,而分门 ...
分类:    2015-12-7 22:44
刘涓子鬼遗方-卷一-序论
昔刘涓子晋末于丹阳郊外照射,忽见一物,高二丈许,射而中之,如雷电声若风雨。其夜不敢前追,诘旦率门徒子弟数人,寻纵至山下,见一小儿提罐,问何往为。我主被刘涓子所射,取水洗疮,而问小儿曰:主人是谁?人云黄 ...
分类:    2015-12-7 22:44
外科枢要-卷三-论痔疮(六)
(男妇同治) 痔属肝脾肾三经,故阴精亏损者难治,多成漏症。若肺与大肠二经风热、湿热者,热退自愈固其精,以致木乘火势而侮金;或炙爆浓味,或劳伤元气,阴虚火炽所致。初起 痛便秘,或小便不利者,宜清热凉血润燥 ...
分类:    2015-12-7 22:44
外科正宗-卷之三 下部痈毒门-下疳论第三十一
下疳者,邪淫欲火郁滞而成。其来有三:一由男子欲念萌动,阳物兴举,淫火猖狂而未经发泄者,以致败精浊血流滞中途,结而为肿者一也;二由妇人阴器瘀精浊气未净,接与交媾,以致淫精传袭而成者二也;三由……热药,… ...
分类:    2015-12-7 22:44
外科证治全书-序(二)
有学问之医,有阅历之医,外科古有专业无专书,故阅历为尤切。汉唐作家十数,然多亡佚》,莫详于《外台》。顾闳深奥衍,未易通晓,且时异事殊,即方药所载,或至贵而骤不可得,或甚贱而莫识其名,是以精而用之者益鲜 ...
分类:    2015-12-7 22:44
外科枢要-卷三-论便血(七)
(妇人症见《女科撮要》) 经云:邪在五脏,则阴脉不和;阴脉不和,则血留之。阴气内结,阳络外伤,渗入肠间,故便血也。《针经》云:阳络伤则血外溢而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而便血。皆因饮食失节,而起居不时,七情 ...
分类:    2015-12-7 22:44
刘涓子鬼遗方-卷二
治金疮止血散方 乌草根(三两) 白芷(一两) 鹿茸(二分,烧灰) 当归(一两) 芎 (一两) 干地黄(一两,切蒸焙) 续断(一两) 上七味捣筛,令调着血出处即止。 治金疮血肉 ,蝙蝠消血散方 蝙蝠(三枚,烧令烟尽 ...
分类:    2015-12-7 22:44
外科正宗-卷之三 下部痈毒门-鱼口便毒论第三十二
夫鱼便者,左为鱼口,右为便毒。总皆精血交错,生于两胯合缝之间结肿是也。近之生于小腹之下、阴毛之傍结肿,名曰横 ,又名外疝是也。得之入房忍精,强固不泄,或欲念已萌,停而不遂,以致精血走动凝滞结而为肿。治 ...
分类:    2015-12-7 22:44
外科证治全书-重刻外科证治弁言
一、此书创刻于吾乡程玉农廉访,垂今三十余年,未见别本,将来流传必且益少。蜀中同官诸君子,相与醵资重刻,诚为快举。 一、蜀中论外科,推王氏《全生集》为善本。此书于《全生集》采摭尤备,于其所不备者,又皆大 ...
分类:    2015-12-7 22:44
外科枢要-卷三-论脱肛(八)
(男妇同治) 脱肛属大肠气血虚而兼湿热。有久痢气血俱虚而脱者,有因肾虚而脱者,有中气虚而脱者,有、茯苓。兼痔而痛者,四物加槐花、黄连、升麻。久痢者,补中益气汤加酒炒芍药。中气虚陷者,前汤加半夏、炮姜、 ...
分类:    2015-12-7 22:44
刘涓子鬼遗方-卷三
治年四十已还,强壮,常大患热痈无定处,大小便不通,大黄汤方 大黄(三两) 栀子(五十) 升麻(二两) 黄芩(三两) 芒硝(一两,别方二两) 上五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四合,去滓,下消绞调,分温三服,快利为 ...
分类:    2015-12-7 22:44
外科正宗-卷之三 下部痈毒门-囊痈论第三十三
夫囊痈者,乃阴虚湿热流注于囊,结而为肿。至溃后睾丸悬挂者,犹不伤人,以其毒从外发,治当补阴、清利湿热,取效者十有八、九。近时人误用疝家热药,多致热甚为脓,虑难收敛。初宜龙胆泻肝汤,稍久滋阴内托散,外敷 ...
分类:    2015-12-7 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