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
现代类
订阅
现代类
下级分类:
500种中药现代研究
|
邓铁涛医话13篇
|
戴丽三医疗经验选
|
方剂心得十讲
|
郝万山讲伤寒论
|
胡希恕讲伤寒论
|
李可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
|
麻瑞亭治验集
|
名老中医之路
|
思考中医
|
手穴手纹诊治
|
医林五十年
|
用药心得十讲
|
走近中医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人体使用手册
邓铁涛医话13篇-五、血证
血证的辨证论治,名著有唐容川的《血证论》。该书从血证的病因病机到辨证论治,都有独到的见解,有可以重复的临床经验,已近百年的古籍,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学习研究。记得80年代,曾参加一次有关血证的学术会议。有论 ...
分类:
邓铁涛医话13篇
2015-12-11 20:56
邓铁涛医话13篇-六、《中医脏象文献与临床》序
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不同的学术体系,从基础到临床,都大异其趣。许多人不理解这一点,往往以西医的观点为坐标,去衡量中医学,论说中医之短长。有些青年中医,因此而对中医失却信心!不知中医在几千年民族文化的基础上 ...
分类:
邓铁涛医话13篇
2015-12-11 20:55
邓铁涛医话13篇-七、李东垣的科研成果、方法与启示
李东垣的成就反映于《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等书。其中以《脾胃论》最著名,故被誉为脾胃学说的宗师。 若从科学研究角度看李氏的成果,我认为有:①内因脾胃为主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②相火为 ...
分类:
邓铁涛医话13篇
2015-12-11 20:55
邓铁涛医话13篇-八、李东垣学说的临证体会
李东垣的成就在“李东垣的科研成果、方法与启示”一文中作了概括的介绍,兹略谈个人对李氏学说的学习与临证体会,以就正于同道。 李氏的“内因脾胃为主论”源于张仲景的“四季脾旺不受邪”,是仲景理论的发展。运用 ...
分类:
邓铁涛医话13篇
2015-12-11 20:55
邓铁涛医话13篇-九、岭南医学
岭南地处五岭之南,又名岭表、岭外。岭南之名始于唐贞观时十道之一,其所辖范围约当今之广东、海南及广西大部和越南北部。 “岭南派”一词,《辞海》指现代画派之一,而不及其他行业。另有“岭南三家”一词则指清初 ...
分类:
邓铁涛医话13篇
2015-12-11 20:55
邓铁涛医话13篇-十、回归中医以振兴中医
关于中医事业之前途,近年感慨颇多,曾浓缩成3个名词。 一曰:自我从属 曾写成文章“中医药学之隐患——自我从属”发表于《中国中医药报》。所以写此文,因当时接到外省某中医学院一位实习医生的来信,信中说:“一 ...
分类:
邓铁涛医话13篇
2015-12-11 20:55
邓铁涛医话13篇-十一、寄语青年中医
我国医学特点是中西医并存,若论特色,最有中国特色的就是中医。所以我国的卫生政策是——中西医并举。然而历史遗留现状是西重中轻,恐非一朝一夕中西医能并举。真正做到并举,重点应大力向中医方面倾斜。 我国属于 ...
分类:
邓铁涛医话13篇
2015-12-11 20:55
邓铁涛医话13篇-十二、人类不能没有中医
中医中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同疾病作斗争的伟大成就。中医药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也是世界人民文化的精华。但这并不是所有中国人、甚至身为中医者所共识!21世纪已向我们走来,展望未来,我 ...
分类:
邓铁涛医话13篇
2015-12-11 20:55
邓铁涛医话13篇-十三、中医现代化问题
读《光明日报》3月2日文化周刊《给京剧“号脉”》一文,对中医现代化问题的思考深有启发,故写此文。 “号脉”一文首先谈到“从美学特征看京剧的话剧化”问题。该文指出:京剧美学的特征就是程式性、写意性与综合性 ...
分类:
邓铁涛医话13篇
2015-12-11 20:54
1 ...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 103 页
相关分类
经典类
中药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