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察药渣
2015-12-18 23:17| 发布者: 低头花已谢| 查看: 2| 评论: 0
“药王”察药渣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20世纪50年代以前,在陕西关中一带农村,老百姓生了病大多是请中医吃中药诊治,当地流行一种风俗,吃完中药后都将药渣倒在街道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习俗,相传有这样一个故事: 唐代被尊为“药王”的孙思邈,虽是一代名医,却依然置身于民间,游走四方,为百姓诊病疗疾。有一次,他行医路过一个村庄,看见一个老者正把一砂锅中药渣倾倒在大门外,孙思邈就走上前去询问原故。老者生气地说:“我得了病请医延治,已吃了十多付药了,病情却不见减轻,故而一气将它倒掉”。 孙思邈闻言,详细地询问了老者的病情,又仔细地为他切脉,接着他又蹲在地上拨开药渣,察看其所服之药,然后对老者说:“老先生的病之所以没治好,是因为用药有误,需重新拟定药方。”于是,孙思邈便对原来的药方做了加减化裁。老者按照孙思邈所开的药方,抓药煎服后,很快痊愈了。 这件事很快传开了,不久,便传遍了关中。从此,许多人家都把病人服剩下的中药渣倒在路上,盼着有高明的医生看到药渣后,指点病人治病。久而久之,成了习俗。 |
上一篇:我国第一位女炙学家——鲍姑下一篇:唐代医家王焘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