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的转移方式有哪些 中药如何治疗胰腺癌
2015-12-1 06:57| 发布者: 岚峰pisces| 查看: 5| 评论: 0
胰腺癌一旦发生转移的情况是非常严重的,我们要清楚转移的方式。那么,胰腺癌的转移方式有哪些?中药如何治疗胰腺癌? 胰腺癌的转移方式有哪些? 1、淋巴性转移:区域淋巴腺转移,除先转移至腹膜后,胰腺周围的淋巴腺外,因肿瘤位置不同而转移的区域亦不同。胰头癌常转移到幽门下及肠系膜上动脉周围淋巴腺,膜体尾癌则先转移至脾门淋巴腺,肝门淋巴腺转移也并不是少见,最后可广泛转移至腹腔动脉周围,胃大弯和胃小弯及腹主动脉周围淋巴腺,还可转移到纵膈及锁骨上淋巴腺。临床上将膜头癌的淋巴腺转移分为三级:一级指转移到膜头包膜附近的淋巴腺,二级指转移到远离膜头部的腹腔淋巴腺,如胃大弯、小弯、脾门、肝门、膜尾处,膜体上、下,小肠系膜、腹主动脉旁、结肠系膜等处的淋巴腺,三级指转移到锁骨上等远隔部位的淋巴腺。 2、血行转移:多经门静脉至肝脏再转移至肺,最终可转移至骨、肾、肾上腺、皮下组织和脑等周身多数器官。 3、直接浸润转移:最常波及邻近器官,胰头癌易侵及胆总管下端、门静脉、十二指肠以及横结肠,膜体尾癌可侵犯脾静脉,引起门静脉栓塞而发生门静脉高压症;膜腺被膜受侵后,癌细胞脱落可造成腹腔内种植转移。 4、沿神经周围转移:以胰体癌多见,由于其侵及腹腔神经丛后,沿腹膜后神经周围的淋巴管转移(事实上是淋巴道转移的一种特殊方式),从而引起顽固的后背疼痛。 胰腺癌通过以上四种途径转移至各处的顺序:①常见的转移部位是局部淋巴腺、肝、腹膜和肺;②比较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肾上腺、十二指肠、肾、胃、胆囊、小肠和脾,除此以外还有骨(颅骨、脊椎、胁骨、胸骨和下领骨)、胸膜和横脯;③不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脑、心脏和心包、皮肤、皮下组织、卵巢、子宫、膀脱、甲状腺;④很少见的转移部位是辜丸、附辜、前列腺、输尿管、脊髓、食道、骨悟肌、腮腺、乳腺、脐和直肠。总的来说,除局部淋巴腺转移之外,膜头癌早期转移至肝脏,膜体尾癌易于向腹腔播散。 中药如何治疗胰腺癌? 方一、 中药:醋大黄、红花、延胡索、制香附、佛手片各6g,参三七(吞)、京三棱、蓬莪术各3g,青皮、陈皮、台乌药、广木香各4.5g,王不留行子12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治疗瘀阻气滞型胰头癌,症见两胁胀痛,纳少神惫,腑气不畅。 方二、 中药: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甘草、牛膝、川芎、香附、水红花子、莪术、天龙各适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治疗中晚期胰腺癌,表现为上腹痛、恶心呕吐、纳食呆钝。 方三、 中药:沙参、麦冬、生地、花粉、知母、甘草、地骨皮、白花蛇舌草、土茯苓、茯苓、焦楂曲、大黄各适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治疗阴虚内热型胰腺癌,症健脑低热不退,上腹胀满,便坚溲黄,胃纳不振,口苦津少。 胰腺癌发生转移之后是非常严重的,我们要清楚其转移的方式,平时积极地进行控制治疗,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