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血管瘤是什么 该怎么治疗
2015-12-1 13:30| 发布者: 科技| 查看: 4| 评论: 0
有些新生的宝宝皮肤上会出现红色的“胎记”,其实很有可能是新生儿血管瘤。而且发生率也不是很低,有人会问,新生儿血管瘤是什么?该怎么治疗?现在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实际上,婴儿血管瘤是小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系真性血管肿瘤,由中胚叶的正常血管组织过度增殖所致。血管瘤好发于头、面、颈部,其次为四肢和躯干。发生率在新生儿为1.1%~2.6%,约有30%在出生时即可见到,通常在出生后2周或4周时缓慢生长,因而1岁时的发生率为10%~12%。女婴较男婴为多,比率为2~5:1,多发者占15%~30%。 严格地讲,是一种先天性脉管畸形。它多为出生时或出生后几个月内就被发现,由于增长迅速、影响美观,在我国现代优生优育和独生子女的情况下,常常使家长们焦虑不安。 婴儿血管瘤常见的有几种,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蔓状血管瘤,对于不同类型、不同生长特点的血管瘤,应该在早期采取针对的治疗措施。 婴幼儿血管瘤的主要损害往往不是来自病变本身,而是来自过度治疗。过去采用手术、冷冻、激光、放射、硬化剂等治疗的病例,经过远期随访,证实其后遗损害和美容效果均不理想。积极治疗的并发症可达50%,并有30%的复发率。因此,应该强调治疗的目的不仅是为消除病变,还必须保持健康的正常组织和外观。 临床上血管瘤究竟如何治疗,主要应取决于病变的部位、深度(浅表、深部、混合)、范围及大小、分期(增殖期、消退期)、是否有功能障碍、主治医师的治疗经验(如激光)、特定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激光)以及患儿家属的期望值等。治疗血管瘤的方法主要有等待观察、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及手术治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