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及血液系统肿瘤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 肿瘤 >> 淋巴及血液系统肿瘤

红白血病诊断标准是什么 如何治疗

2015-11-29 00:58| 发布者: 語葵| 查看: 12| 评论: 0

  白血病的危害是很十分大的,因此大家都需要好好关注白血病。那么,红白血病诊断标准是什么?如何治疗?
  急性红白血病则表现为红、白(主要是粒)两系的恶性增生(红细胞数目增加,但由于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从而缺乏携氧功能,即增加的多为中幼红细胞),最后可发展成为典型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或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这就是红白血病的诊断标准。一般认为红血病可以发展成红白血病,后者可再进一步转化为急性白血病,但临床上不是每个病例都有这样的转化过程,有的病例可能在未转化前就死于并发症,因而未能显示出病情发展的全过程。
  红白血病是白血病中的一种。白血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造血组织恶性疾病,起源于造血干/祖细胞某一单株细胞的恶性变。致某一系的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和其它造血组织异常增殖,干扰和抑制正常的造血和免疫功能,并浸润全身各器官和组织,产生贫血、发热、感染、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等相应的临床表现,周围血中也有白细胞量和质的改变。急性白血病按国际FAB分类标准,分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及急性髓性白血病(AML)。
  ALL按细胞形态又分为L1、L2、L3、三型,AML同样又分为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粒细胞白血病分化型(M2)、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单核细胞白血病(M5)、红白血病(M6)及巨核细胞白血病(M7)。在骨髓象中可见红细胞系显著增生,幼红细胞往往大于50%,且伴有形态异常,表现为巨幼样变、多核、巨形核、母子核、核碎裂等。同时有白细胞系的异常增生,原粒细胞(原、幼单核细胞)大于30%(NEC),如外周血中原粒细胞(原、幼单核细胞)大于5%时,骨髓中原粒细胞(原、幼单核细胞)大于20%(NEC)。
  而治疗上,一般有这些方法:
  1、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时,操作不慎药液外漏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和栓塞性静脉炎。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十分仔细,认真加以预防;
  2、抑制骨髓造血系统,主要是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在每次化疗前,都应该做血象检查,如果白细胞的数目若低于(2.5~3)×109/升、血小板(50~80)×109/升,应该暂时停止化疗,遵照医生的医嘱使用升高血细胞药。除原有的鲨肝醇、利血生、核苷酸和维生素b6以及益气补血的中药治疗外,近年来由基因重组工程生产的一些集落刺激因子,具有明显的促进血细胞增生的功能。只在在化疗后及时用上这些药物,白细胞就不会明显下降;
  3、可不同程度的损害肝脏细胞,出现谷丙转氨酶增高、胆红素上升、肝肿大、肝区疼痛、黄疸等,严重的会引起肝硬化、凝血机制障碍等,所以在用药前和用药过程中,要检查肝功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必要时停止化疗;
  4、有些化疗药物对心血管系统有毒性作用,严重的可发生心力衰竭。所以用药前及用药中应检查心电图,发现异常立即停药,及时治疗。对有心脏病变的病人,应避免使用对心脏有毒性作用的化疗药物。
  以上就是红白血病诊断标准是什么以及如何治疗的介绍,希望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