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非手术治疗分期标准是什么 食道癌可能遗传吗
2015-12-2 06:29| 发布者: 雪贝贝| 查看: 2| 评论: 0
治疗食道癌的方法有很多,非手术也是一种典型的方法。很多患者关心食管癌非手术治疗分期标准是什么?食道癌可能遗传吗? 食管癌非手术治疗分期标准是什么? 1、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N分期标准。 淋巴结肿大认为是癌转移的标准,一般标准为淋巴结短径≥10mm,食管旁、气管食管沟、心包角淋巴结长径≥5mm,腹腔淋巴结长径≥5mm。 N0:无淋巴结肿大; N1:胸内(食管旁、纵隔)淋巴结肿大,食管下段癌胃左淋巴结肿大,食管颈段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N2:食管胸中段、胸下段癌锁骨上淋巴肿大,任何段食管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 2、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M分期标准。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3、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分期标准。 I期:T1~2N0M0。 II期:T2N1M0,T3N0~1M0。 III期:T4N0-2M0。 IV期:T1-4N0-2M1。 4、讨论。 早期食管癌为病理组织学概念,系指癌组织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无淋巴结转移。一般认为早期食管癌在临床上无特异性的食管和下咽等症状,有报道约50%病例有胸骨后疼痛、胸闷、烧灼感、下咽不适、下咽疼痛,症状不特殊且很轻微,时隐时现[9]。实际上临床很少能见到真正的早期食管癌。 总之,以上内容仅为非手术治疗食管癌临床分期的试行,尚需今后不断补充和完善。如关于T分期,在正常情况下食管管腔是处于闭合状态,很难辨别其厚度,应用食管腔内超声技术就可较好显示出病变厚度;又如,PET-CT技术对淋巴结分期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因此,今后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TNM分期的改进,有待于PET.CT和腔内超声技术的普及。此外,有些单位具备能计算出肿瘤体积的治疗计划系统,是否可以根据肿瘤体积进行分期,均有待今后同道们的共同努力,加以完善。 食道癌可能遗传吗? 食道癌不是直接遗传性疾病,在世界上还发现极少数的食道癌家族,这样的家庭中约三分之一成员先后患食道癌,而且男女发病率一样,多患同一种癌,这样的食道癌家族肯定与遗传有关,但实际上,这样的家族并不多。食道癌的发病有家族聚集的倾向,家族中有人患食道癌,他的子女患食道癌的机会比一般人可多几倍。这些癌叫作遗传型家族性癌。这种遗传因素形成的影响,在医学上称为遗传易感性。 食道癌的遗传问题十分复杂,不同年龄的人群,食道癌的患病率是不同的。通常,食道癌病死者的年龄组构成分布偏向高年龄组,35岁以前病死率很低,35岁以后随年龄增加而迅速提高,对60岁至75岁年龄组的人危害最大。食道癌对不同年龄组的危害是不同的,是老年人的常见病。高发地区人群食道癌的死亡年龄较低发区提前10年左右,说明高发区可能存在较强的致癌物质。 再者,食道癌的遗传,也会受到饮食习惯的影响。食道癌的发生是一个目前尚未完全解开的谜。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远离不健康因素,生活中注意预防,可以降低患上食道癌的几率。尤其是冬天,不要为了暖和喝滚烫的热水和热粥。同时也要不吃或少吃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在进食时要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以免对食管黏膜造成慢性的长期损伤。 只有我们全面的认识食道癌这种疾病,才能更好的进行医治,患者在发现病情的时候要及时的采取有效地措施进行医治,争取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